首页 >  民族文化

黑龙江哈尔滨:从一盏冰灯到一座冰城

发布时间:2023-12-12 10:51:56 | 来源:新华社 | 作者:刘佳璇 | 责任编辑:马莲蓉

冰灯之于哈尔滨,正如时装之于巴黎、樱花之于东京,早已成为一种城市文化符号。

(2月25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游玩(谢剑飞摄))

在东北城市中,拥有冰雪美景的数不胜数,唯独哈尔滨被称为“冰城”,可见哈尔滨这座城市与冰的渊源之深。

在严寒的东北,冬季街头不像南方一样仍有绿意,街景总显得缺乏些生机点缀,但在哈尔滨街头,却能见到冰灯——不仅是在景区、公园,商业步行街上也常见它的身影。白天,它是晶莹剔透的冰雕;夜晚,它在霓虹的装点下变成了冰灯。

“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是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哈尔滨是中国近现代冰灯艺术的起源地、发祥地。

冰灯之于哈尔滨,正如时装之于巴黎、樱花之于东京,早已成为一种城市文化符号。

苦寒地上“穷棒子灯”

冰灯是流行于我国北方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文献资料上可考的冰灯始见于明清之际。明朝嘉靖年间,诗人唐顺之便曾作《元夕咏冰灯》,可见在当时,制作冰灯以供元宵赏玩已渐成风俗。

黑龙江最早记载冰灯的文献见于清朝嘉庆年间的《黑龙江外记》:“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村落妇女来观剧者,车声彻夜不绝。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

到清朝中期,记载冰灯的文献变得更多,用于赏玩的冰灯造型也更趋复杂,人们开始将冰灯称为“琉璃灯”。但随着清末战事渐起,人们的生活动荡加剧,赏玩冰灯的习俗便在20世纪初的大部分地方消失,唯有东北地区尤其是松花江流域的冰灯还尚存。

这种幸存和当地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有关。这里纬度高,冬季漫长苦寒,夜幕往往在下午四五点时便降临了,在夜晚步行、喂马、捕鱼、赶车时,人们需要照明工具,于是就有了冰灯的出现。

为何不以灯笼或油灯照明?实际上,这些灯都禁不住东北冬季的寒风,唯有冰灯既能照亮夜晚,而又风吹不灭。

这种用于生产生活的原始冰灯,或是直接从冰封的江河上采冰,或是用桶接水置于滴水成冰的户外,制成冰坨,然后在冰坨中央凿出一个空间,放上蜡烛或者油灯。

因为制作成本低,这种冰灯也被当时的东北百姓戏称为“穷棒子灯”。一些穷苦人家在春节元宵买不起灯笼,也会制作冰灯摆在门前。

到了20世纪初,随着人口的迅速聚集和近现代城市化的演进,哈尔滨又出现了具备一定规模的冰雕艺术。

中东铁路的开通和运营,让哈尔滨从松花江畔的小渔村变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和东北亚的新晋都市,大量俄罗斯侨民的涌入,大大改变了这座城市的社会文化。其中,和近现代冰灯冰雕的艺术发轫有密切关联的,便是东正教在此地的传播。

有哈尔滨太阳岛上的老居民回忆,20世纪初,太阳岛上有一个俄罗斯侨民建立的东正教教会,每年圣诞节前,教会便开始组织人员用松花江天然冰制作冰雕。

东正教徒极其重视每年1月19日的洗礼节。彼时,在哈尔滨生活的东正教教徒会在洗礼节这天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到松花江破冰取“圣水”,按照俄罗斯的东正教习俗,跳入江水中进行洗礼,并采集冰坯运回教堂打造冰制的十字架和祭坛。

从留存的老照片来看,这些仪式所用的冰雕造型繁复,冰制祭坛上还会雕刻出书卷、圣杯等造型,部分冰制十字架可达三米高。这种水中洗礼并制作冰雕的俄罗斯侨民习俗,在哈尔滨一直维持到上世纪50年代初。

独特的城市命运,使中国的民间冰灯和俄罗斯的异域冰雕在哈尔滨相遇,两种孕育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冰雪艺术交相辉映,最终又在这座城市融汇,造就了流光溢彩的现代冰灯艺术。

六十载冰雪奇缘

哈尔滨现代冰灯艺术的兴起以及赏冰灯的独特城市文化,缘起于60年前的一次偶然。

20世纪60年代以前,冬天的哈尔滨居民习惯长期待在家里,东北人称为“猫冬”,公园没人去,成了“半年闲”。

1962年11月下旬,时任哈尔滨市委书记的任仲夷到广州开会,正值广州文化公园举办花卉展,南国的繁花似锦、人如潮涌,又让他想起了哈尔滨冬季的萧瑟冷清。

用什么方式才能在寒冬里让市民走出家门进行户外活动、振作起精神?回到哈尔滨后,任仲夷一直在思考问题的答案。1963年春节期间,任仲夷在一次调研时路过一户人家,门前有两点微弱亮光,原来是一位老妇正在制作冰灯以备元宵应景。这让他心头一亮——冰灯正是哈尔滨的特产,何不以冰灯为主题办游园会?

1963年正月十四,哈尔滨第一届冰灯游园会在兆麟公园拉开帷幕,6天共接待游人25万,占当时全市总人口的1/10。

到第二年,利用天然冰制作的造型多样的冰雕出现在冰灯游园会,自此,兆麟公园成为哈尔滨市民冬季赏冰的胜地。

冻在冰坨里的月季、菊花枝鲜叶嫩,各式各样的纸质彩灯与闪烁的冰灯、星光相映……上世纪60年代的冰灯游园会,至今仍是许多哈尔滨老市民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据当时报道所载,这场全城盛事甚至吸引了盲人市民摸着“看”冰灯。

冰灯游园会为中国现代冰灯艺术的出现拉开了帷幕。这也是哈尔滨城市发展史上的一次跨越,从此,哈尔滨和冰深深结缘。

截至2022年,冰灯艺术游园会已在兆麟公园成功举办了40届,其影响力辐射国际,每年都有国内外冰雕艺术大师们来参加冰灯冰雕作品比赛等系列活动。

1985年,在冰灯游园会的基础上,第一届哈尔滨冰雪节正式开办。这是我国首个以冰雪为主题内容的国际性节庆活动,除了冰灯游园会之外,还举办了冰雕表演、冰雪运动会、冰雪摄影比赛等20余项活动。当年,哈尔滨在一个月内便接待国内外游客200多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同比增长了84.5%。

哈尔滨“冰城”的名号,也由此打响。

在这座城市运营冰雪的道路上,还有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1999年,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松花江江心沙滩营建一座冰雪游乐场,体现时代感和观赏性,强调参与、娱乐和趣味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因此诞生。

千禧年的跨年夜,首届冰雪大世界正式开园,此后每年举办。

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兆麟公园冰灯游园会、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节为标志的哈尔滨冰雪节,如今已与日本札幌雪节、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欢节和挪威奥斯陆滑雪节齐名,被誉为世界四大冬令盛典之一。

永不重复的童话

冰灯之美不仅在于雕刻技艺的惊人、流光与冰晶带来的梦幻和规模上的震撼,更在于它的短暂。所有冰景,在春季到来时也要化为流水,再也寻不到踪迹,而到了下一年,又有新的冰景出现。正是因此,冰灯艺术也被称为“永不重复的童话”。

从民间的“穷棒子灯”到“永不重复的童话”,少不了能工巧匠们的精心雕琢。

制作冰灯是一项复杂的技艺。冰雕师们要按照设计图纸,将大冰块切割成需要的大小,再以水为黏合剂,将切割好的冰块一层层地堆砌,大规模的冰雕甚至要使用吊车。雕刻冰块所用到的工具多达20多种,要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一刀一铲手工打磨。最后是下灯,在冰块中凿出灯槽放入彩灯,然后用碎冰和水将灯槽填平。

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还有超大规模的冰建筑。2023年的主塔“冰雪之冠”高41米,相当于15层楼,用冰量1.1万立方米,24根冰柱向上集聚而成,从高空俯瞰,如同哈尔滨市市花丁香花,花瓣簇拥组成王冠形状。整个过程调动了冰建师、雪雕匠人、电工、特种设备操作工、安全员等千余人的团队,在高空中作业。

冰景建筑的恢弘也意味着危险系数的成倍增加。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举办的最初几年,工人们造大型冰景大都凭着经验,工艺、工法落后,质量参差不齐,耽误施工进程不说,还可能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

据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最初三届的主设计人之一郝刚回忆,因为没有大型冰雪景观建筑建设经验,施工中经常会出现问题,比如第一届标志性建筑“世纪钟楼”刚刚建成就发生倾斜;第二届大型冰滑梯滑道冻胀开裂;第三届大型主景“世纪坛”施工时主体塌落,“低温喷泉”冻胀漏水……一系列的问题虽都在当时以最快的速度得以解决,但如何提高施工安全质量、避免事故发生,成了让建设者头疼的事。

也正是这些经验,让哈尔滨成为了对我国冰雪景观建设技术标准的建立贡献首屈一指的城市。

2003年,黑龙江省出台地方技术规范《冰灯建筑技术规程》。2012年,国家级行业技术规范《冰雪景观建筑技术规程》正式施行,填补了国内、国外冰雪景观建筑技术规范的空白,其编写便是由哈尔滨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牵头组织,郝刚担任第一主编人。

2016年,以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为主编单位的国家级技术规范《冰雪景观建筑技术标准》完成,获得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如今,哈尔滨的冰灯已成为中国冰雪旅游的标志性符号,也成为了哈尔滨塑造城市形象的文化王牌。

可以说,正是因为冰灯,严寒的冬季,成了哈尔滨人最浪漫的季节,也成为这座城市最热闹的季节。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佳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