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绥棱:森林小火车的蜕变
发布时间:2023-12-13 19:05:35 | 来源:黑龙江日报 | 作者:闫建军 | 责任编辑:米思婕森林中的小火车在绿色的长廊中穿行,犹如一幅跳动的水墨画,镶嵌在小兴安岭脚下绥棱林业局的绿水青山之间……这是烙印在小兴安岭脚下绥棱山区人脑海中的画面,也承载了绥棱林区人昨天和今天难以忘怀的记忆与憧憬。
绥棱森林小火车始建于日伪时期的1938年,那时的绥棱森林小火车是28吨的蒸汽机,是苏联时期第一机车制造厂生产制造的,有200马力,烧木材和煤,最高时速达35公里,一般时速是25公里。这样的蒸汽小火车有个长处,就是载重量大,能载水5吨多、载煤近3吨,最适宜在林区长途运输了。当初小火车运输里程并不算长,开始只能从绥棱林业局发到四海店,旅客若再往上去就得坐其他交通工具了。其实,小火车与大火车相似,车内设正、副司机各一名,司炉二人,负责清炉加水,各林场站点都有加水加煤设施,可随时加水加煤。不同的是小火车比大火车小了点,也是十几节车厢,由于小火车轨道比大火车窄,宽度只有762毫米,相当于大火车轨道的一半宽度,所以小火车比较低人一迈腿就能上去,速度也比大火车慢。
据绥棱志记载,1937年始,日本关东军在绥棱实行了治标治本路线,禁止中国人进山砍伐、烧炭和打猎,后来就有了小火车,都是掌控在日本人手里,他们把东北的木材用小火车运下山,然后再运回日本,大量掠夺中国的资源财富。直到1945年,中国人才从日本鬼子手里夺回了小火车。从此,绥棱林区人才用上了小火车,拉运木材,林区人上山下山等运输全都靠小火车。
然而,1974年5月20日12时30分,绥棱林业局发生了一场特大火灾。从此,小火车不得不暂时停运了。到了1983年,经过几年的努力,绥棱林区重振了森林小火车的雄风,共修筑了十几条数百公里的森林铁路延伸到山区各林场,总里程达300公里,站点增加到了36个,小火车每日运输忙,就像长龙一样爬行在绥棱的密林深处。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末期,森林小火车开始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特别是从2014年4月1日起,随着森保工程的建立和推进,绥棱林区不再砍伐森林木材了,货物与人员流动少了,每年载运58万立方米木材的货运小火车也终于光荣的“下岗”了。没有了木材运,自然客运也就减少了,客运火车只能断断续续地上上下下,拉运山区的林场职工,由开始的十几节车厢,逐渐减少到三节和两节车厢了,再后来,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各林场的公路得到了改善,客运小火车也就停运了。
绥棱林业局依托原始大森林和东北抗联遗址的丰厚资源,开始开发了森林小火车旅游项目,对“下岗”的小火车进行了改造,新建了候车室,当年第一批老式的烧煤小火车全部退役,上马了特快旅游专号内燃小火车,旅游专列小火车可容纳游客70余人。若观赏林区风情小镇风貌,旅游小火车穿越108公里的沿线,可观赏青山、林海、花林、湿地,可下车到沿途小镇别墅逛一逛,看养殖场和种植园、吃山野味火锅、唱山歌,绝对别有一番风味;若观赏大地田园景观,旅游小火车直达阁山林区,可观麦浪、闻稻香、看秸秆雕塑和草编工艺、赏田园景观。夏季,瓜果梨桃芬香喜人,垂涎欲滴,一片田园风光。冬季,冰挂雾凇奇特,雪雕栩栩如生,一片银装素裹;若观赏山野花海景色,旅游小火车直达六棵松站,一路犹如穿行于花海之中,沿途山花烂漫,缕缕芳香;若观赏山水景色,旅游小火车直达阁山水库和四海店漂流区,这里投资了38.52亿元,建成了水库和水上世界旅游项目,宽阔水面映衬巍巍群山,恰似海市蜃楼入眼帘,登山南眺,千里沃野,一望无际,真是美极了。
转身东行,即可享受水上温泉度假村的无穷娱乐,亲自下温泉,泡泡温热适度的山泉水,很是惬意万分,感觉浑身都舒爽了。最后,小火车一路东行,沿途经过白马石、大仙堂、老金沟等日伪时期留下的东北抗联遗址,在这里聆听当年东北抗联在小兴安岭与日寇浴血奋战的感人篇章,接受红色教育,又会振奋精神,增强爱国情感,留下红色记忆。
尤其是2020年,绥棱林业局把森林小火车列为绥棱旅游的一大特色项目,他们结合绥棱实际,制定了改造计划,依托本地东北抗联遗址和原始森林的资源,推出一套更完善的红色旅游、绿色旅游规划方案,加大了绿色、红色旅游基础建设投入,扩大了旅游资源的延伸和设备的改造,对原有的旅游小火车进行了改造更新,命名了“凌云号”旅游专列,打造一条与众不同,具有东北特色,具有绥棱特点的森林小火车旅游精品线路。2021年6月25日9点58分,绥棱林业局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举办了“凌云号”旅游小火车开通剪彩仪式,“凌云号”旅游专列终于穿行在绥棱的青山绿水之间了。
“凌云号”旅游专列小火车经过改造整修,车况焕然一新,从设备到服务都有了重大改观,培训了一批素质高的服务队伍,更新了五节车厢,车厢内宽敞明亮,设备齐全,能容纳二百余名游客。可以说,绥棱“凌云号”小火车旅游专列,再次成为了绥棱的一道靓丽风景线。(闫建军)
(原标题:森林小火车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