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西宁市湟中区税务局:“123”工作法 走出“税枫”新样板
发布时间:2023-12-25 15:56:0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马雯静 | 责任编辑:丁泉莲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税务局把建设新时代“枫桥式”办税服务厅作为重要工作抓手,结合税收工作实际,探索推出“123”工作法,突出党建引领“一元领航”、构建一室一厅两种解纷机制;坚持政策宣传、调查研究、现场办公“三力齐发”,确保税收征纳关系亲清和谐,实现税费矛盾在基层就地化解。
突出“一元领航”,凝聚为民服务“向心力”。湟中区税务局坚持党建引领税收法治建设,在各支部设立税费争议书记调解员、委员解说员、党员宣传员15人,梳理党建与法治融合事项18条,签署“税企共建”协议4个。聚焦影响纳税人缴费人切身利益的矛盾问题,建立“首问责任—引导咨询—限时办结—满意度评价”办税服务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邀请各党政部门“一把手”“两代表一委员”、涉税中介机构人员作为税费体验师,现场体验涉税流程,多视角、全方位的了解办税服务厅运转,提出建议意见,帮助完善服务流程。组织“税费管家”深入辖区个体工商户开展入户走访,围绕登记开办、政策落实、便捷办税等重点,向纳税人宣传辅导涉及各项税收政策,开展全程“滴灌式”精准服务。同时,聚焦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深入开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调研走访座谈活动,共收集纳税人意见建议13条、排查征纳矛盾问题线索5条,并全部得到妥善处理。
构建“两种模式”,架起便民办税“连心桥”。区局坚持纳税人需求导向,在全市率先建立“枫桥式办税厅”和“彩虹工作室”,构成的“前端+后端”问办协同服务团队,及时有效解决涉税费争议问题和处理复杂疑难事项,将“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枫桥经验”运用到纳税服务中。
“这个税收工作室就像一道彩虹,让人暖心。每次提出问题,都有税务干部第一时间解答。”黄河西宁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说。供热期到来之际,黄河西宁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西宁市最大的集中供热热源点,承担982万平方米,涉及6万多居民热用户及商业、公建热用户的供热任务。面对煤炭需求持续上升、煤价居高不下的问题,企业经营一度陷入困境。得知情况后,税务干部第一时间联系企业进行辅导,辅导企业及时完成更正申报和多缴税款退库,累计办理留抵退税1206.7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湟中区税务局围绕“简事不到窗,小事不出厅,争议不上交”创建思路,在办税服务厅打造“枫桥式”青年先锋队,抽调了9名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善于沟通调解的青年税干组成“办税厅税法服务队”。目前,“办税厅税法服务队”完成涉税争议矛盾化解22件次,调解满意度100%;办税服务厅业务平均办理时间控制在3分钟;纳税服务投诉核查时间控制在了1个工作日,反馈解决时间3个工作日。
坚持“三力齐发”,开好税费服务“直通车”。在践行税务领域新时代“枫桥经验”过程中,湟中区税务局牢牢把握“精诚共治”要求,持续深化拓展税收共治格局,实施“民营企业税费服务站”“彩虹工作室”“枫桥式办税厅”协作联动、多股力量参与,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共治枫桥”,帮助企业快速全面掌握相关涉税信息,方便快捷办理纳税缴费事项。政策宣传直达快享。利用税企微信群、短信发送、实地走访等形式,通过“面对面”“键对键”等方式精准推送税费优惠政策,通过税务干部微信群、朋友圈积极转发,分享次数5000余次。调查研究直面问题。结合“税费管家”团队优势,党委委员携“税费管家”逐户上门,重点对2022年纳税人满意度调查评价较低的住宿、餐饮、生活服务和修理修配四大行业的201户纳税人进行走访,调查征集纳税人缴费人对纳税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现场办公直奔一线。
以“民营企业税费服务站”为依托,联合湟中区联合发改、工商联等多部门开展税费政策落实、政府扶持力度、资金审批落实等方面走访座谈、问需问计活动,通过“银税互动”向近30户企业帮助融资贷款3800余万元;为300余户重点税源企业送去纸质红利账单。邀请企业代表通过谈变化、讲感受、畅心声、提建议开展座谈5期,参会企业达200余户,现场答疑解惑,助力民营企业纾解困难,有效提升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
(通讯员 马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