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都兰: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让就医更有温度
发布时间:2024-01-03 16:47:0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青海省都兰县委宣传部 | 责任编辑:卢晓茜2023年以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卫生健康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重要位置,聚焦为民办实事,围绕健康都兰建设,实施了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举措,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都兰县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保障能力稳步提高、群众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卫生健康事业正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医疗技术水平稳步提升
借助对口援青、院府合作等帮扶资源优势,以健共体建设为依托,全力推进胸痛、卒中、创伤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目前,建成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等4个重点专科建设,开展CT增强184例,收治危重孕产妇129名,救治危重新生儿26名,开展盆底肌康复治疗、中医埋线减肥法、新生儿窒息复苏等多项新技术,新业务,香日德镇中心卫生院全面开展DR及CT业务,努力构建分级负责、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危急重症救治“快速通道”,打造一张保障生命安全的“救命网”。
医疗服务模式持续优化
完善预约诊疗服务,都兰县人民医院、香日德镇中心卫生院等7家医疗机构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全天候开通门诊预约,诊间支付等服务,都兰县各医疗机构优化入出院流程,提供入院手续办理、医保审核、出院结算、检查检验预约、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等“一站式”诊疗服务。以对口援青、院府合作为契机,组织医疗专家深入社区、乡镇、牧区为群众开展义诊活动。截至目前,累计组织医护80人次,义诊700余人次,不断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就近享受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患者就医感受不断改善
进一步优化诊区设施布局,各医疗机构加强卫生间、候诊区等重点区域的卫生管理和设施改造,将导诊台前移,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就诊区域设置科室分布图,楼层指示标识清晰明了,针对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积极开展就诊环境的适老化、无障碍等改造,配备轮椅、平车、座椅等必要的便民设施。为满足母婴需求,县级2家医疗机构及部分基层卫生院均设立母婴室,并配备有婴儿床、尿布台、饮水机等便捷设施。都兰县蒙藏医医院开设治未病科夜间门诊,满足上班、上学等患者的就诊需求,患者的就医体验不打折扣。
智慧医疗服务持续推进
积极对接青海都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争取专项资金230万元,实施“智慧医院”信息化项目,建立新型的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城乡医疗一体化发展,提高现有医疗资源的使用率,预计202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健共体牵头医院为纽带,建成健共体内心电超声、影像、区域检验远程会诊平台及患者360区域协同诊疗系统。截至目前,开展远程影像诊断768次,同比增长31.6%,实现“病人少跑路、信息多跑路”,不断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问题。
民族医药服务不断推广
今年以来,对10家“中蒙藏医馆”配齐配优设施设备,将11所村卫生室打造成“中蒙藏医阁”推进村卫生室民族医药建设。充分发挥健共体中蒙藏医药管理服务中心的作用,组建专家团队,继开展“砂疗”“胡尔美”等项目的科学研究工作,指导巴隆、沟里等6家卫生院开展蒙医震脑术、茶酒疗法等蒙藏医适宜技术6项,七珍汤散、阿嘎交阿散、嘎那居瓦散等95种院内蒙藏药制剂纳入医保。截至目前,乡镇卫生院中藏医药服务收入占比较2022年提升47.6%,都兰县蒙藏医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非药物疗法使用占比为20.7%、36.8%,中蒙藏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下一步,都兰县卫生健康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建、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紧紧围绕都兰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在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上再下功夫,持续强化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上下联动,构建预防、治疗、管理等一体化的防治服务模式,真正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助力卫生健康事业长足发展。
(青海省都兰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