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青海格尔木:织就社区治理“同心结” 共谱民族团结“同心圆”

发布时间:2024-01-30 14:50:0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晁亚婷 | 责任编辑:蔡得军

“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漫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一句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一幅幅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画卷,吸引群众驻足观看,让群众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了解民族政策,党心民心同频共振。

近年来,格尔木市河西街道建安社区着力构建各族群众团结发展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路子,绘就了一幅“和谐互爱同织锦、团结进步共繁华”的美好画卷。

(图为建安社区便民服务大厅。晁亚婷 摄)

“一张网”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格尔木市河西街道建安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2年3月,辖有人口2863户7512人。其中,少数民族140户546人,包括藏、蒙古、回、撒拉、土、东乡等6个民族。2017年,建安社区荣获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同年获海西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荣誉。

走进建安社区居委会,映入眼帘的是一张辖区网格分布图。6个大网格、34个微网格被一一列出,每个网格中都有专职网格员、辖区民警、楼栋长、社区志愿者等各司其职,社区网格精细化服务一目了然。

建安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冯亚科介绍,社区以街道推行的“三红服务”和“四级网格”管理体系为主,做到“多网合一”,做好矛盾纠纷化解、政策法规宣传、收集民情民意、问题隐患排查。此外,社区在辖区挑选人缘广,有责任心的少数民族居民作为楼栋长,向少数民族居民宣传国家政策,打造一支民族团结志愿者队伍,完善民族团结工作信息动态管理,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社区民族团结工作整体网络。

为把工作做实做细,实现人在“网”中、“网”罗万象、“网”住民生的基层治理格局,建安社区利用“五事五办”的工作法(紧急事马上办、重要事优先办、疑难事稳妥办、棘手事协调办、扯皮事现场办)及时服务社区居民。

在建安社区,当群众有需要,社区工作人员秉持“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工作态度,尽量满足居民需求,为那些出行不便的牧民群众代买物资、帮助他们办理医保报销已是常事。

“一盘棋”凝聚社区治理强合力

建安社区坚持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聚焦社区治理难点堵点问题,以事聚人,以人成事,深入推进“红马甲”直达“家门口”,以点带面调动居民群众积极性,形成党建引领与社区治理交融的良好治理局面。

为凝聚民族团结的强大合力,建安社区有计划、有方案,有活动、有总结,扎扎实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用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民族团结进步知识。

“我们尽心为民服务,群众也会反馈给我们。”随着民族团结工作做精做细,围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这些传统节日,社区都会开展主题鲜明、精彩的特色文化活动。包汤圆、包粽子,社区工作人员与辖区居民齐动手,一起享受节日的浓厚氛围。

在享受社区服务同时,居民也会自发拿出各民族特色食品欢度佳节,促进各民族相互之间沟通,促进民族之间的友谊,增强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服务”打造祥和建安新品牌

为打造“祥和建安,你我共建”党建品牌,建安社区以街道“三红服务”为依托,“以天天敲门”为契机,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参与度,凝聚党心民心。

(图为建安社区积分兑换点。晁亚婷 摄)

在社区,有一处名为“积分兑换点”的房间,牙膏、洗手液、毛毯等日常用品被标以不同的积分。

据了解,这些积分的适用者为建安社区所有居民。只要在社区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论大人小孩都可以按次积分,以兑换相应积分的生活用品。积分看似微小,承载的却是建安社区每个居民对美好家园建设的关怀与贡献。

为真正让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向基层延伸,有效提升辖区群众的幸福感,建安社区建立石榴籽便民先锋队、石榴籽理论宣讲先锋队、石榴籽网格调解先锋队、石榴籽天天敲门先锋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服务进家庭。

在医疗、住房、养老、教育、就业创业等方面,社区通过提供更多更好地公共服务,从而建设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开放公共空间。据了解,建安社区以志愿服务岗、党员先锋岗、民族事务窗口等延伸服务,通过走访入户,切实把问题收上来,把政策送下去,安排熟练掌握民族语言的工作人员,方便群众办事,让社区真正成为各族群众的“贴心人”。

“一文化”增强社区居民参与感

(图为“石头画”。晁亚婷 摄)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服务平台,建安社区设立民族团结进步“石榴籽红手工坊”,为辖区老年人、儿童、妇女,提供“关怀服务”“暖心服务”。摆放整齐的一块块“石头画”上,各式图案活灵活现。

“这是梁文青老师和孩子们的共同作品,她闲下来就会来我们社区给孩子们增加些乐趣,教孩子们画石头画。”“这个缝纫机是张大姐的,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会缝补,所以社区谁家有个需要缝补的针线活就拿到社区,张大姐会过来集中修补一次,而且这些都是免费的。”冯亚科说。

(图为社区书法绘画室。晁亚婷 摄)

除此之外,社区还设置书法室、象棋室、绘画室、图书阅览室、健身活动室、民族风情园等功能室,切实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文体娱乐、手工制作、科普教育等服务。

在重大节庆、周末及其他法定节假日,社区不定期组织开展手工刺绣、手工绢花、糕点制作和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民族团结知识宣传以及“迎新春、送春联”、廉政文化进军营、广场文艺演出等各类文化活动,有效促进社区辖区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交往交融。

“一个家”提升民族团结幸福感

社区积极宣传榜样的力量,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利用善行义举榜,评选出最美志愿者、最美警察、最美老师、最美军人、最美党员、好婆婆、好媳妇等,挖掘身边好人好事、道德模范,评选“五星级文明户”“绿色家庭”,为居民在尊老爱幼,继承家庭传统美德,树立家园意识,培育文明好习惯,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动作用。

除此之外,社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校园携手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联合格尔木市民族中学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敬老爱老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带领居民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辖区居民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形成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共识。建安社区将继续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搭建多样化交往交流交融平台,维护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发展作出新贡献。

(作者 晁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