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科普

有风来丨盘盘“龙图腾”,这些“龙”知识请查收

发布时间:2024-02-18 13:01:36 | 来源:浙江日报 | 作者:李娇俨 | 责任编辑:马莲蓉

中国人素称“龙的传人”,自古以来“龙”便是中华文化的图腾。关于龙的知识,你知道多少?

最近,浙江自然博物院联合丽水市博物馆、嘉兴博物馆、海盐县博物馆、瓯海博物馆,推出“龙程万里——2024辰年生肖贺岁展”,通过“龙韵传世”“形神之变”“祥龙瑞彩”三个单元,将多件与龙有关的标本及不同类型的历史文物展现给观众。

一起走进展览,盘盘关于“龙图腾”的知识吧!

展览的第一单元,名为“龙韵传世”。作为展览的开篇,该单元主要从起源、文化等角度讲起,是为观众准备的一张科普书卷,也是启发人们对龙文化探究欲的序幕。读懂龙文化之源,也就拥有了打开龙韵传世至今秘密的钥匙。

“龙”的文化在中国可以追溯几千年。传说,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皆为龙身人首,华夏民族的祖先炎帝也长得“龙颜而大唇”,死后更化为赤龙。因此,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

实际上,远古时期,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并不发达,面对神秘的自然,人们试图用动物作为一种神灵,用以祈求风调雨顺,丰衣足食。

考古学家发现了距今约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原始部落———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中存有“龙文化”的遗迹,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龙形堆塑”。

有学者推测,查海石堆塑龙肩负保护整个聚落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使其免遭侵犯的神圣使命,又有阻挡鬼魂邪祟的能力,印证了古人对龙的崇拜。

近代以来,“龙”逐渐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符号为公众所普遍认知,这其中,闻一多是“龙图腾”概念重要的阐释者。

在《伏羲考》中,闻一多说:龙“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具体来说,“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种蛇的名字便叫做‘龙’。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了,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

龙似之物的说法,也早在历史上存在过。宋代学者郭若虚总结“龙有九似”,即“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民间画龙有“九像说”,即“头像牛,身像鹿,眼像虾,嘴像驴,须像人胡,耳像狸猫,腹像蛇肚,足像凤趾,鳞像鱼”。在第二单元“形神之变”的现场,展出的鹿、雕、牛、蛇、虎、兔等动物标本,均来自于浙江自然博物院。我们近距离观察动物外貌与龙形象之间的相似之处,才能理解龙形象的创造源头,回溯先民对祥瑞征兆的愿想,探究神兽之美的发现之始。

总之,龙是上古先民想象中的神物,它威力无比,变幻万千,无所不能。作为中华民族的灵物,它贯穿于整个历史长河之中,龙文化也深深地扎根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

龙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足见我们对于龙的热爱和钟情。

如五代、北宋之际的画家董羽,擅长画龙水海鱼,他曾奉召在端拱楼的四壁上画龙水图。他精心绘制,花了半年时间才完成。一天,宋太宗携嫔妃上楼,皇太子年幼,看见了四壁的惊涛骇浪和张牙舞爪的龙,吓得惊呼。宋太宗立刻下命将壁画涂掉,董羽也因此不得恩遇。

虽然画家郁郁不得志,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其画龙之技出神入化。董羽在所著的《画龙辑议》中说,“画龙者,得神气之道也。”贵在血目生威,朱须激扬,鳞介中藏着云烟,鬃鬣肘毛爪牙中,喷射和潜伏着雨露,一旦点出眼珠,就会踊跃腾空,飞扬而去。

在南宋时期,还有一位擅画龙的画家陈容,创作了一幅惊世之作——《九龙图》。《九龙图》是陈容对龙形象的深入探究和理解。这幅画以纸本墨笔淡设色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了九条龙的各种神态,展现出了龙的神秘与威严。《九龙图》也被搬到了展览现场,制作成可活动的册页,供观众翻阅欣赏。

这幅画曾被耿昭忠收藏,后来藏入清内府,清末为恭亲王奕䜣所有。1917年,波士顿艺术博物馆以25000美元的价格,从山中定次郎手中购买了这幅画。如今,这幅画也被收录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宋画全集》中。

画中,九条龙于云雾萦绕、险山急湍之间,或张牙舞爪,或嬉戏搏斗。构图饱满,墨色淋漓。龙的威武霸气,似能穿透笔墨,扑面而来。夏文彦在《图绘宝鉴》中评价陈容画龙,“得变化之意,泼墨成云,噀水成雾。”

本次展览第二单元“形神之变”中,洪武云龙纹铜镜、黄地褐釉龙纹瓷瓶、“双龙戏珠”木提梁盒……来自各个博物馆的文物景观,让我们一览浙江省内龙的形神之变。“龙”的形象也在历史变革下发生变化,从抽象化的原龙纹发展到具象化,走向写实风,龙纹不断演变,呈气魄宏大深沉之势……

龙之神奇,也由想象落入纸张上、器物上。

中国民间自古即流行崇龙习俗。

第三单元“祥龙瑞彩”,是整个展览的尾声,介绍了龙在当今时代,赋予普罗大众的意义。如在民俗文化中,“舞龙灯”“赛龙舟”等陪伴我们至今,它们的繁盛同样来源于中华民族对龙的崇拜信仰。

舞龙,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舞蹈,在古时,这是一年中大型节日里的节目之一。舞龙灯则起源于人们对龙的崇敬,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早在宋代,就有了龙灯。吴自牧在《梦梁录》记载了南宋城中的龙灯:“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南宋大词人辛弃疾也曾写下了“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词句。

可以想见,元宵节的夜晚,城中人头攒动,夜幕中灯火通明,一双巨龙耀眼夺目,蜿蜒盘旋,威风凛凛……

到明清时期,舞龙灯之风更盛。时至当代,经过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创造,舞龙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形式完美、表演技巧精湛,且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汉族民间舞蹈艺术,深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

传统舞龙作为一种民俗事项,它的繁盛源于人们对龙的崇拜信仰,人们以舞龙的形式对龙进行诠释,对龙的神性和灵气认识作以表达。我们在民间民俗活动中生存、发展,歌颂着龙的美好。

对龙的信仰,也存在于各个民族中。

正月舞龙是客家地方的传统习俗,在我国的广西贺州、广东梅州、台湾苗栗等客家人聚集的地方,每年的正月五日以后,舞龙及鞭炮迎龙活动逐渐展开,到了正月十五日更是达到了高峰。这个习俗至少可以远溯到宋朝。

炸龙则是一种最原始的肢体舞蹈,那一条条舞动的长龙,串串炸开的鞭炮,如潮般涌动的人流,无不令人热血沸腾,每一个亲历过的人都会是终生难忘的。

从正月初十至十五,一连几天,广西富川古明城神楼里从早到晚香火缭绕,人声鼎沸,楼下的花街鞭炮声绝于耳,喜庆热烈。按照传统习俗,在上灯期间,有的户主会连续几天宴请亲朋好友和整条街道的男女老幼,街坊邻里则敲锣打鼓、舞龙舞狮以示庆贺,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每天傍晚,人们酒足饭饱以后,都到街上观看舞龙和炸龙。

龙年的热闹,便化作满城烟火。

经历数千年的创造、演进、融合与涵育,龙最终升华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龙文化所代表的中华民族精神,也与时代浪潮相呼应,激发着华夏子孙对未来的无限信心和期望。

(作者 李娇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