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文化

盐碱地上草莓红,“草莓夫妇”新疆过年心里甜

发布时间:2024-02-19 16:10:50 | 来源:新疆日报 | 作者:张治立 | 责任编辑:马莲蓉

2月15日清晨,库车市比西巴格乡其乃巴格村一个农家小院里,正吃早餐的顾国剑,手机来了微信订单:草莓哥,你的草莓太受欢迎了,昨天送来的已零售完,今天再送10公斤。

“这几天草莓销得不错,咱们吃完饭就下园子。”微信名为“生态果园草莓哥”的顾国剑催促妻子。

其乃巴格村距离库车市区10公里,是正在蓬勃发展的一处戈壁设施农业基地。顾国剑开车带着妻子,驶出家家挂着灯笼、贴着春联的村庄,来到果蔬温室大棚区。“这个季节,其他棚里都是绿的,我的这几座棚已是万绿丛中点点红了。”顾国剑自豪地说。

image.png

(“草莓哥”顾国剑(右)和库车市比西巴格乡干部在交流盐碱地草莓种植经验。记者张治立 摄)

春寒料峭,库车市气温在0℃左右徘徊,日光大棚里的温度却保持在20℃左右。顾国剑的妻子谢秀君沿着棚间小道查看一行行草莓生长情况,时不时弓下身子整枝打杈。顾国剑则戴上手套、提着筐子采摘草莓,给城里零售商备货。

谢秀君告诉记者,他们夫妇来自“中国草莓之乡”浙江省建德市的下涯镇,已经种了20年草莓。受家乡耕地、气候、市场等条件所限,最近十来年,夫妇俩一路向西,寻找新的草莓种植天地,先后在江西、陕西、宁夏等省区种过草莓,2023年来到新疆。

和顾国剑夫妇有一样想法的家乡人有不少,乌鲁木齐、伊犁等地,都有他们的老乡种草莓。为了开辟新的市场,他们向盐碱地发起了挑战,选择在南疆的阿拉尔市和阿克苏地区试种草莓。

“上一站在宁夏固原种草莓,遇到过盐碱地,但比起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盐碱地都不是问题。在这里,50多万元投下去后,我们的心悬了好长时间,感觉在考试冲关。”顾国剑说。

2023年8月,比西巴格乡瓜果飘香、菜园葳蕤之时,这对“草莓夫妇”来到其乃巴格村承包了5座蔬菜大棚,并租了一个院子住下。翻地、平地、打梗、铺膜、上滴灌、栽苗……占地3亩的每座大棚,算下来要投入十来万元,仅草莓苗从老家空运过来,就得三四万元。

“草莓有很多品种,到底哪一种最耐盐碱,我们用不同的品种尝试。最终选定的品种,成活率达到了90%,看着苗子一点点长大、开花、挂果,以为可以平稳过关了,但挂果后的苗子所需营养和水分增多,土壤中的盐碱又开始捣乱。”顾国剑对记者说,“看到有的苗子开始枯萎,我们不甘心失败,有段时间,差点24小时守在大棚里。”

image.png

(春节期间,几名游客在顾国剑夫妇的草莓大棚里采摘草莓。记者张治立 摄)

所幸的是,新疆盐碱地治理模式不断创新,越来越多农作物在盐碱地上扎下根来并取得丰收。在库车市相关部门和比西巴格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顾国剑通过请教专家和探索实践,草莓果在渐渐茁壮的苗子上长大变红,春节之前开始集中成熟。

春节期间,库车市山区有冰雪游,市区有古城游,顾国剑夫妇的草莓为当地农区增加了采摘游。在库车市融媒体中心的助力推介下,“草莓夫妇”忙了起来,一边要接待前来体验采摘的游客打卡,一边要给本地水果商贩配货送货。

“草莓哥、草莓嫂,你们不回老家过年吗?”在库车市区经营水果店的阿丽米热·艾买提,到草莓大棚进货时问顾国剑夫妇。

“草莓种在哪里,哪里就是家。今年春节离家乡最远,但我们心里最甜!”谢秀君笑着说。

(记者 张治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