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度观察

新疆:嫩绿的冰菜 红火的日子

发布时间:2024-03-04 14:14:05 | 来源:新疆网 | 作者:贾梦妍 | 责任编辑:蔡得军

人勤春来早。春节假期过后,室外寒气逼人,达坂城区东沟乡苇子村的蔬菜大棚里却暖意融融,务工人员忙着采收、整地、育苗,开启新一轮的春耕备耕工作。

区别于村民普遍种植的芹菜、白菜等,村民刘瀚林在大棚里种出了冰菜。

2月27日上午,走进村民刘瀚林的温室大棚,棚内绿油油一片,鲜嫩的冰菜十分惹人喜爱。

记者在现场看到,冰菜叶面及茎上都覆盖着类似冰晶的颗粒,茎上尤为明显,呈现略透明的白色。摘下一段品尝,入口纤维感较弱,茎带咸味。

据了解,冰菜是一种保健蔬菜,营养物质大多集中在冰菜的茎和叶上,冰菜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常用于生食,也可做汤和煎炒。

(2月27日,务工人员在大棚里查看冰菜长势,准备采收冰菜。贾梦妍 摄)

“冰菜很受欢迎,销量可观且一年四季可种植。去年冬季种植的冰菜长势喜人,一棚赛过一棚,种植较早的一批,前两天已经销往市区各大市场。”刘瀚林说。

刘瀚林怎么种出的冰菜,还得从2022年说起。当时,刘瀚林带着冰菜苗回到达坂城区,尝试在家门口种植。他带领工人将种子一粒粒种进育苗盘。

冰菜种子极小,一克就有数千粒。眼睛看不清,大家就戴着眼镜、拿着放大镜看;手指数不过来,就用挖耳勺一粒粒刨。几克种子,几个人愣是种了整整4天。

为打造特色、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刘瀚林采用了生态种植方法,不施化肥及粪肥,改施成本更高的酵素肥料。

然而,第一次育苗结果并不如意,由于光照不足等原因,首批播种的种子出苗率不足10%,想要实现规模化种植并销售的愿望落了空。

去年3月,刘瀚林重振旗鼓,总结经验,加上不断虚心向种子销售者求教,种子出苗率达到了90%,成功移栽约400平方米。

经过3个月的生长,第一批冰菜成功采收上市。

“冰菜采收为采摘嫩芽销售,采摘周期为4个月,每株冰菜总产量可达约2.5公斤,按目前批发价每公斤10元的价格计算,我种植的5亩地冰菜,收入有5万余元。”刘瀚林说。

算起这笔经济账,刘瀚林脸上露着欣喜。

目前,刘瀚林共有18座大棚,全部种上了冰菜。

“今年冰菜销售价格不错,我们目前正在育苗第二茬冰菜,年收入10余万元不成问题。”刘瀚林高兴地说。

“菜篮子”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近年来,达坂城区东沟乡以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为指引,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水土资源,打造蔬菜种植基地,带动当地群众种植蔬菜的同时通过务工等方式增加了收入。

“我们也将积极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引领更多村民种植新品种、发展新产业,实现共同致富。”东沟乡党委委员马永俊说。

(记者 贾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