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文化

让民族村寨留得住乡愁又看得见远方

发布时间:2024-04-30 13:31:52 | 来源:南国今报 | 作者:廖艳明 | 责任编辑:卢晓茜

①团队在村寨调查。

②侗族木结构博物馆设计图。

③团队在探讨传统村落建筑的保护。本版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近年来,柳州旅游火了。走进柳州北部的民族村寨,穿上特色服装,拍一组美照,逐渐成了旅游新风尚。修建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建筑,为何能保护得如此完好?这背后有他们——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传统村落研究与保护团队)的默默付出。

1校园里建起“博物馆”

4月11日至14日,正值“广西三月三”假期,刘洪波又带着团队走进了侗族村寨,进行田野调查。刘洪波是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副院长,也是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传统村落研究与保护团队)的带头人。

近日,在刘洪波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该校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走进教学楼,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极具民族特色的鼓楼和桥廊。更让人惊奇的是,教学楼一二层,竟被打造成了传统建筑“博物馆”。传统建筑在柳州的分布,建筑的历史特色、长宽高数据,甚至一些鼓楼、桥梁等的建设过程,在这里都有清楚的记录。除了建筑,还有传统建筑的民间工匠,以及工匠们的建造技艺。而这个“博物馆”,也仅是他们长期走村访寨的一个缩影。

他们利用原始调查,帮助当地建立传统村落和文化遗产基础数据,逐步建立传统村落的数字化模型,还完成各种调查报道,助力村寨中的技艺、民俗、音乐等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与时间赛跑来保护

刘洪波最初学的是美术教育专业,2011年到华南理工大学当访问学者,接触到更多古建筑专家后,让他对传统村落越来越感兴趣,“传统村落的保护就是在与时间赛跑”。2012年,他开始走进村寨。12年来,他与团队上百次走进村寨,对三江100多座历史建筑进行调研,建立150多人的非遗传承人档案,开发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戏、侗族刺绣等非遗大数据。

以前条件有限,采集各种数据只能通过传统的测量测绘方式,要完成一栋建筑的记录,耗时耗力不说,数据还经常不够精准。2017年,团队开始引入无人机和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设备及相关专业软件,在无人机倾斜影像及数字建模技术方面,走在行业的前头。同时,学校开设了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将新技术不断应用到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研究中。

3让传统建筑“活起来”

传统村落的空心化,是保护工作的一大难题。2021年,程阳八寨要新建和改建一些文旅场所,其中木构建筑博物馆等项目就是该团队设计。

刘洪波记得,当时寨子里有一个按照传统木构建筑框架,荒废多年,但地理位置很好。经过与景区负责人多次研讨,他们按照侗族传统营造的方式,建成一个小型的侗族木构博物馆,成为景区中面向游客旅游和学生研学的传播侗族木构建筑文化的场所。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团队倾注大量心血,完成了设计、装修、展陈的全部工作。看见一批批游客来参观,一群群学生来研学,他们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如今,这个博物馆已经成为寨子里的网红打卡地。

“只有让村寨活起来,才能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后,团队助力程阳八寨5A申报,相继完成了游客中心接待区和演艺区、侗族木构博物馆、银饰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侗酒民民宿等空间设计,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4既走出去又引进来

除了柳州,团队还到广西其他地区,以及湖南、贵州等地的民族村寨开展调研,同时到海外很多文化遗产地寻访。刘洪波表示:“要多去外面取经,才能更好地开展研究和保护工作。”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2018年,刘洪波到意大利乌尔比诺大学讲学,积极传播侗族村寨建筑与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

2019年,刘洪波与罗马大学教授罗萨在柳州相识,罗萨对侗族木构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刘洪波了解到罗马大学GIS(地理信息系统)和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应用成果,双方立即签署了合作意向。学校将“GIS-BIM数字化集成设计”技术,应用到日常的村落研究与保护当中。

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团队制作完成了广西“云上民族村寨”工程三江14个村寨的建模和非遗信息。记者以游客身份点击进入系统,可以沿着推荐线路游览,浏览完木楼简介,还能“走进”木楼,360度观察每个细节,也可以跟着无人机的视角俯瞰整个村寨,比实际探访看到的内容还多。

5青年力量助力传承

最初传统村落研究与保护团队只有两三名老师,让人欣喜的是,随着团队一步步壮大,如今已经发展到近30名。团队成员融合了建筑学、城乡规划、人类学、民俗学、艺术学、信息技术等各学科。团队成员,既有领航的70后,也有骨干成员80后,还有新加入的90后甚至95后。越多年轻人的加入,也让这项保护工作有了更好的传承。

来自黑龙江的周琳,出生于1983年,如今是团队的骨干成员。2019年,她第一次走进柳州村寨,站在高高的山上,远眺一片片茶园、一栋栋木楼,被这种原生态的场景所震撼,觉得必须要把它们保护传承下去。村寨的很多建筑,原始数据都是零,当拿到第一手资料,她视若珍宝。

“他们给三江传统建筑做了很多基础调研,看到那么多数据,我触动很大。”1992年出生的赖筱书,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学专业,她本身就是三江侗族人,特别喜欢家乡的传统村落。研究生毕业后,她了解到团队坚持数年,一直在做古建筑研究保护,于是她选择回到家乡,加入了这一团队。

12年来,该团队下乡上百次,走遍民族村寨的山山水水进行田野调查,收集原始数据,进行传统村落的研究与保护,让民族村寨留得住乡愁又看得见远方。

(记者 廖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