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尖措,梦想放飞青海湖……
发布时间:2024-05-09 17:01:1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蔡得军 | 责任编辑:卢晓茜“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就要把今年的工作全部计划好,列一个详细的任务清单,明确工作方向和目标。”在开会、整理资料、出差的循环往复中,洛桑尖措的生活忙碌而充实……初夏,在朦胧的绿色中青海湖开始苏醒。
洛桑尖措,1977年出生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金银滩草原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而他,也是历史上达玉部落的后裔。
达玉部落是环青海湖地区一个古老藏族部落,一直在金银滩草原靠放牧为生。二十世纪50年代,党中央作出发展我国核武器事业的战略决策,最终选定金银滩草原为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221基地。这就意味着生活在金银滩草原的牧民,要搬离这片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土地。
1958年10月,达玉部落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共1279户6700名牧民群众及各类牲畜15万多头(只)分批外迁。这次搬迁是一次极为仓促、艰苦的搬迁,“早晨通知,下午就搬走,有的牧民连搬到哪里都不知道,大家急急忙忙收拾一些必需的家当就出发了,有的人家连炉火都没有熄灭。”洛桑尖措根据父辈们的讲述回忆道。
壁画照片:左图反映1958年10月牧民搬迁的场景;右图反映现如今达玉部落的美好生活。(蔡得军摄)
从现有资料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描述:牧民们出发时正值隆冬季节,放眼望去都是茫茫雪原,路在哪里都看不清楚。夜晚只能露宿在雪地里,很多人冻坏了手脚。再加上劳累和疾病,许多牧民倒在迁徙的路上。有些妇女在迁徙途中生下了孩子,她们就抱着襁褓中的婴儿继续前行。因为缺少饲料,牛羊大量死亡。到达新牧场时,很多人几乎一无所有。
“搬迁的艰辛难以言表,但达玉人还是遵从号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世代生息的故土,为支持新中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也再次证明了达玉人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说到这里,洛桑尖措的脸上多了几分坚毅。
洛桑尖措(右一)为“核二代”介绍达玉历史沿革。
洛桑尖措的父辈是原221厂建设和牧民搬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说起来,我还是‘核二代’呢!211厂的前辈们为中华民族挺起脊梁,在这里献身。我们要牢记两弹元勋的丰功伟绩,学习‘两弹一星’精神,继续努力。”他说。
2000年,洛桑尖措从青海省艺术学校毕业后,成为海北州歌舞团的一名声乐演员。面对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他倍加珍惜,常常自我加压,刻苦练习。渐渐地,他在更大的舞台上崭露头角,用优美的歌声尽情地表达着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在2003年,洛桑尖措的歌声征服了观众,当选“全国十佳歌手”。之后,洛桑尖措多次登上央视舞台,在他的倾情推介下,全国观众发现了海北的美,青海湖的蓝,金银滩草原的广……
也许是经常外出演出的原因,当回望家乡时,洛桑尖措有着和其他牧民不一样的眼光。2004年5月,洛桑尖措怀揣着创业梦想,带着30顶帐篷,与妻子一起来到青海湖金沙湾,开始了文旅创业的征程,而他也成为在青海湖畔开办帐篷宾馆的第一人。
“当时我们毫无经验,但有着对青海湖的热爱和对家乡文旅事业的执着,在金沙湾,我们经历了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也收获了无数珍贵的回忆和成长……”20年后,洛桑尖措发了这样的朋友圈,字里行间让读者感觉到他创业的不易。
在那段时光里,洛桑尖措不仅要忙着歌舞团的工作,还要兼顾自己的生意,来回奔波于海北州西海镇和金沙湾两地。经常是顾了这头顾不上那头,生意上的事只能由妻子负责,而他则热忠于自己的演艺事业。几年后,因无暇照顾生意,还是割爱转让了帐篷宾馆,两口子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金沙湾。
临走前,妻子看着转让出去的宾馆,流下了不舍的眼泪。
但是,洛桑尖措从未放弃对这片美丽土地的热爱和向往。借助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带着对家乡的热爱和贵人的帮助,洛桑尖措又开始了新的创业征程。
随着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带动和青海湖风光的吸引,环湖自行车旅游业迅猛发展。洛桑尖措敏锐抓住时机,和朋友一起成立海北达玉部落文体旅游业发展有限公司。至此,“达玉部落”完成华丽转身,由最初的藏族部落名称转变为金银滩草原的一颗璀璨明珠。
达玉环青海湖自行车旅游综合服务基地。
“当时看到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公路赛的影响越来越大,于是开始做高原骑行服务。”洛桑尖措说,最初只有50辆自行车起步,在短短的时间里,达玉部落有了5000多辆自行车,是环青海湖地区最大的自行车旅游综合服务基地,并配套建成了以达玉驿站、达玉民俗馆、集装箱酒店、洛桑演艺厅等为主要内容的达玉民俗村景区,研发了“一路骑行、一路旅行、一路修行”环湖骑行线路、非遗展演、藏王宴和达玉草原音乐节等特色鲜明的文旅产品品牌,成为环湖草原促进文体旅商深度融合发展的一张“金名片”。
洛桑尖措在达玉音乐节上。
在自己蝶变的同时,洛桑尖措也给周围的牧民带来了希望。“对家乡父老的热爱是我创业的动力,所以我希望他们也能过上好日子。”洛桑尖措说。自2012年8月以来,他将旅游产业优势与乡村全面振兴实际需求有机结合,使贫困户实现就近、就地务工,帮助当地农牧民稳定增收。
洛桑尖措(右)开展慰问活动。
近年来,金银滩草原上的牧家乐多了、依靠农畜产品增收的牧民多了。“这小伙子可以,白手起家,懂得感恩。”“不仅想着自己的事业,还想着当地的乡亲,二十余年不忘初心,很难得。”“跟着洛桑有钱挣,家里生活改善了”……当笔者行走在金银滩草原上,这样的评价听到了许多。当地牧民的一句句评价,从侧面折射出洛桑尖措心系家乡父老的无私情怀。
流水无声,岁月有痕。付出了这么多,洛桑尖措的达玉部落得到国家、省、州、县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厚爱和支持,先后获得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而洛桑尖措本人也先后获得了201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16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7年8月,人社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授予海北达玉部落文体旅游业发展有限公司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洛桑尖措也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文/蔡得军 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洛桑尖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