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度观察

矿山的新生

发布时间:2024-06-28 16:12:40 | 来源:广西日报 | 作者:蓝锋 | 责任编辑:蔡得军

6月,南丹县笼箱盖景区,群山如翠屏罗列,云绕峰腰。蜿蜒流淌的刁江水,恰似玉带迤逦,在阳光下荡漾着绿色的波浪。

这如诗如画的绿水青山,孕育着无尽的希望与财富。绿水青山的背后,凝聚着南丹全县上下不遗余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建设生态南丹的生动实践。

游客在笼箱盖景区观景台拍照留念。

近年来,南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矿山治理工作,全县矿山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良性循环互动,形成特色鲜明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在绿水青山间,书写了南丹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矿区变景区

笼箱盖枫杏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南丹县车河镇拉么村,作为南丹县主要的矿山之一,20世纪80年代,这里成为淘金者趋之若鹜的地方。

疯狂无序的开采,带来的后果是山体被挖得千疮百孔,植被破坏,水土流失。2012年,笼箱盖矿区因资源逐渐枯竭而废弃,此后一直处于荒芜的状态,直到2020年,在南丹县开展的废弃矿山治理行动中,才又迎来了新生。

6月18日,记者踏上这片土地,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曾经的废弃矿山,成了令人心醉的景区。

步入其中,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银杏夹道,宛如一把把大伞,为人们遮挡着炎炎烈日。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来来往往的游客在这条绿色长廊下拍照留影、漫步嬉戏。

昔日的矿坑,被巧妙地改造成一汪汪清澈的湖泊。湖水宛如镜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周边的青山翠影,湖畔繁花似锦。

沿着蜿蜒的小径漫步上山,在海拔985米的观景台极目远眺,连绵的山峦尽收眼底。郁郁葱葱的山景,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经是一片废墟。

“这些大花金鸡菊很适合种在这里,有助于帮助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修复。”为了家乡的土地一天天变美,景区管理员段周俊也变成了一位“专家”,对如何修复被破坏的山体说得头头是道。

“生态修复成功,除了能让家乡变绿变美,还能产生经济效益,这也是我们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笼箱盖景区负责人杨光吉望着眼前迷人的美景说。

景区融合“生态修复”“森林观光”“科普研学”“休闲娱乐”等进行规划布局,建立了“森林+文化”“森林+运动休闲”“森林+研学”等康养模式,旅游产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矿山的新生,也盘活了周边区域的经济。2022年,60户脱贫户筹资300万元入股景区开发企业,年获分红18万元。此外,景区还吸纳了附近46名农民成为公司正式员工,且每年提供500多个临时务工岗位、年发放劳务工资约486万元。

生态效益逐步显现,经济效益持续攀升,社会效益不断增强。笼箱盖景区的美丽蝶变,正是南丹县在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反思、摸索、实践的结果。

南丹县自然资源局矿管股股长张博介绍,南丹历史上废弃矿山千疮百孔,满目疮痍,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民群众意见很大。

痛定思痛,唯有背水一战。南丹坚定不移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将新发展理念融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不断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截至目前,南丹绿色矿山建设全面推进,累计投入资金8295万元,完成持证矿山恢复治理面积6.3216公顷,历史遗留矿山恢复治理面积7.0775公顷。

黑水变绿水

傍晚,记者从笼箱盖景区返回南丹县城,路过刁江源头——大厂镇绿荫塘旁,只见三三两两的群众,有的结伴在散步,有的跳起了广场舞。

如今这里水面明净、绿荫环绕,是名副其实的“绿荫塘”。然而倒回到二三十年前,大大小小选矿厂排出的黑水肆意横流,犹如在地上割开的道道伤口。

“以前附近的尾矿库废水直排进河湖,味道十分刺鼻。”家住在大厂村老菜园屯的尹晓迪从小在这里长大,回忆起当年的情形还摇头不已。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南丹县辖区范围内最多时曾经有900多家有色金属个体选矿点、100多个采矿点和数十家冶炼企业。由于管理粗放,未经严格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到刁江,导致了刁江流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江中原本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鱼儿,踪迹难寻;原本繁茂丰美的水草,也在毒水的侵蚀下逐渐枯萎……

远眺笼箱盖景区。

一边是经济,一边是环境,如何选择?南丹意识到二者并不是对立的,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必须统筹推进、一体处理。

该县通过企业投入、县财政资金支持等,近年来累计投入4亿元治理刁江,实施了大厂镇绿荫塘治理工程、大厂镇铜坑河道治理工程、班塘抢险工程、刁江源车河五一矿至坑马河段治理工程等23个刁江源头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

在治理类型上,把废弃矿山治理划分为“综合治理型、简易治理型、自然恢复型”三大类,采用“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方式,因矿施策实施治理。

在治理方法上,根据不同的废弃矿山环境现状明确了自然复绿、平整复垦、充填复垦、台阶绿化等治理方法。

通过一系列治理措施,采矿废弃物的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采矿生产活动对矿区和周边环境的污染,空气、土壤、地表及地下水资源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大大提高了当地环境安全保障水平和生态承载力,矿区生态系统功能显著提升。

经过持续的努力,黑水渐渐不见了,刁江又重新出现了鱼儿灵动活泼的身影,悠悠流淌的江水宛如一条碧绿的绸带,倒映蓝天白云和两岸青山绿树。

绿荫塘边,孩子欢笑嬉戏,老人悠然乘凉,画面宁静美好。绿水青山间,南丹气象新。

双输变双赢

139亿元,同比增长32.22%,这是河池经开区南丹分园提供的今年1—5月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数据。这数据,放到河池乃至全区,都是一份十分亮眼的成绩。

“我们的环保要求比国家高,执行的是特别排放限值。”河池市南丹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谢灏野的介绍,透露了南丹在实现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中所做的努力。

绿水青山如何变成金山银山?走进南方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答案可见一斑。

在这里,仿佛置身于一个现代化的绿色工业王国。矿山上绿树葱茏,一排排崭新的现代化厂房矗立其间。

还未进入生产车间,便能感受到公司对环保的重视。厂区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清澈的人工湖波光粼粼,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冶炼企业的固有印象。

进入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的流水线。在这里,鲜见人影,机器轰鸣声中,刚刚成型并冒着热气的高温锌锭从流水线上有序滑出,被灵活转动的大型机械臂精准抓取,再由无人驾驶的叉车搬至转运区,整齐码放成垛。

游客在笼箱盖景区游玩。

公司的环保设施令人瞩目。该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大型原料密闭仓库并采用管道输送技术,从源头减少重金属排放,降低土壤污染风险,得到了生态环境部的肯定。

在尾气处理方面,公司采用了先进的氧化锌浆液吸收技术,把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吸收脱除,处理后的尾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小于100mg/立方米,既实现了二氧化硫的资源化利用,又实现了对其他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公司还投资3.08亿元,建设一个能日处理2万吨废水的高效污水处理系统,废水经过深度处理后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大大提高了废水的循环利用率,真正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

此外,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公司也实现了资源的有效综合利用。原料经冶炼后,最终只剩下可作为制作水泥材料的水淬渣,直接出售给水泥厂。

作为集有色金属铅、锌、锑冶炼和资源综合回收于一体的大型企业,南方公司是河池在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持续引进新技术、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实现转型升级、逆势增长的典型代表。

在该公司环保部部长罗庆教看来,企业之所以能够实现逆势增长,得益于多年来坚持创新驱动,也得益于其一直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视环境保护为企业发展之本,才驶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在南丹有色金属新材料工业园区,拥有先进生产技术、先进环保设备的不只有南方公司,吉朗铟业、正华冶炼厂、高峰公司、铜坑矿等企业的生产工艺、环保技术,同样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以来,南丹县内19家涉重金属在产企业全部完成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共计投入约12.39亿元。

从过去企业亏损、环境污染的“双输”,到现在企业盈利、环境改善的“双赢”,这是记者在南丹采访中最深切的感受。

绿色兴起,在南丹方兴未艾。

(记者蓝锋  通讯员莫梦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