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乌兰:人社温度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发布时间:2024-07-03 14:11:2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卢晓茜

“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近年来,青海省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乌兰县人社系统坚持人民至上,锐意创新、多措并举,用心用情用力推动人社公共服务创新优质发展,开创了人社公共服务发展新局面,人民群众在共享人社事业发展成果上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石荣介绍到。

翻看全县人社工作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优异“答卷”,一项项政策落地有声,一项项措施饱含情怀,从城镇到乡村,人社公共服务犹如和煦春风,轻抚乌兰大地,温暖着每一个角落,浸润着百姓生活。

坚持就业优先,推动就业稳中提质。始终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战略和就业优先政策,以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题主线,以便民化为目标、社会化为方向、信息化为赋能、系统化为集成,注重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之间的相互衔接和耦合配套,深入实施智慧信息赋能、就业服务增效、职业技能提升、社会保障提质“四大工程”和开展推动机制提优、人事人才提标、劳动关系提力、人社服务提效“四大行动”,全力打造“就在乌兰”就业品牌,切实以高质量充分就业带动劳动者增收。今年以来,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767人,完成目标任务105%;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3万人次,完成目标任务90%;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0.07万人次,完成目标任务5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4%以上。

突出兜底保障,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始终坚持把社会保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制度安排,以深入开展“人社服务进万家”活动为牵引,持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深入开展高质量扩面专项行动和扎实开展社保基金管理提升行动,着力打造“全民社保”“精细社保”“安全社保”“高效社保”“数字社保”五张名片,稳步推进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为增进民生福祉提供坚实支撑。今年以来,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8万人、0.34万人、0.87万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100%、94%、100%,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

聚焦引才聚才,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牢牢把握人才强县的紧迫性需要,充分运用引才政策,紧紧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和生活品质提升等“六大行动”,立足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两支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深化人事人才制度改革,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重点实施国家和省级重点人才选拔项目,扎实开展“技能强企”行动,常态化开展“双定向”职称评聘工作,着力构建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体系。今年以来,全县继续教育备案人数达到170人次以上。

强化多元调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始终坚持把维护劳动者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进一步健全劳动关系协商协调、争议处理、行政指导、监察执法和风险防控机制,从监管、发放、惩处多方入手,加强劳动用工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和多元化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持续推进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建设,常态化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着力构建高质效人社治理体系,织密农民工权益“保障网”,切实维护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共受理劳动人事仲裁案件4件。受理的案件中,所受理案件分为工亡、工伤、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调解成功率达100%,结案率100%。

乌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继续以“稳就业、优保障、育人才、防风险”作为统领,着力落实就业创业各项优惠政策,突出社保兜底功能,强化人才发展支撑,深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人社服务水平,切实把惠民生的实事办实、暖民心的细事办细、顺民意的好事办好,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乌兰县委宣传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