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风采

广西:把青春“种”在田间地头

发布时间:2024-07-23 11:18:35 | 来源:广西日报 | 作者:孟振兴 通讯员 韦 璐 | 责任编辑:鲍娜好

华南农业大学学生在田间采摘玉米

连片种植的制种玉米

7月18日上午,马山县古零镇乐平村上空乌云袭来,眼见大雨将至,正在玉米制种基地作业的农机手卢必兴暂停了工作,走向不远处的一座凉亭,与工友们一起休憩闲谈。

工友中既有卢必兴这样的“80后”“90后”年青一代,也有不少与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老农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把谈话的焦点转到了基地负责人、返乡创业的“90后”青年蓝常达身上:“没有当老板的架子,有什么事都能商量。”“懂技术,学什么都快。”“关键是工资分红能按时发、发到位……”

“大家的好评源自我的‘返现’。”蓝常达笑着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2011年大学毕业后,他曾在广东等地的农业企业工作,每当目睹外地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项目,蓝常达总会想起小时候老家“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和辛苦劳作的邻里乡亲。2023年,乘着马山县大力发展制种产业的东风,蓝常达回到家乡古零镇一带,先后流转土地1300亩发展玉米制种。一年来,他的公司累计发放务工报酬逾15万元、土地流转租金约80万元,旺季每天用工80多人,带动辐射周边农户1000多户增收致富。“活不重,只要认真负责就能挣钱。”在制种基地务工的残障人蓝日胜说。

蓝常达并未止步于此。在他看来,每天百八十块的务工收入,对年轻人来说没有多少吸引力;而年龄较大的群体来干活,劳动效率又上不去。经过深思熟虑,蓝常达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斥资300多万元购置了多台农用机械,其中包括4台大疆植保无人机。现在,蓝常达已经组建起一支以“80后”“90后”为主力的农机团队,不仅能满足自家基地所需,还能为该县其他从事玉米、水稻制种的企业提供服务。“农机手收入不错,工作也比较自由,年轻人也愿意干。”卢必兴说。

基地大量使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会不会影响务工群众的收入?蓝常达正面回答了记者的疑问:在犁田、播种、植保、采收等环节,人工的效率完全无法与机械相比,如果不顾实际情况硬性使用大量人工,势必大幅提升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低整体收益,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双输”。而合理使用农机,就能把人工用在刀刃上,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益,还能反哺一线工人。“玉米制种产业的很多环节都离不开人工,比如剥玉米,机械操作容易划伤玉米粒,这就需要大量人工。”蓝常达说,他的团队里不仅有年轻的农机手,也有几位年纪较大的“土专家”“田秀才”,比如已经熟练掌握人工授粉技术的乐平村村民零梅花。“想挣钱就要多学习,不能坐等天上掉馅饼。”零梅花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干了大半辈子农活,但她还是很乐意跟着年轻人学习新技能。

在另一位从事制种产业的“80后”马山籍“新农人”卓鹏飞口中,记者听到了与蓝常达类似的观点。为了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益,卓鹏飞在持续扩大玉米和水稻制种面积的同时建起了自己的仓储车间和烘干厂,累计吸纳脱贫人口就业100人以上,不少经过锻炼的“土专家”“田秀才”已经走向公司的管理层。

“近年来,马山采取‘基地+种业公司+强村公司(合作社)+新型农业主体(大户)+农户’等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返租倒包、生产托管、技术培训等提升村集体经济和农户的收益,让现代种业发展成果真正惠及老百姓。”马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惠洋介绍,该县种业的迅速发展提升了就业的数量和质量,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融入了新的血液。

在结束采访前,记者听闻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黄君带领的大学生团队正在古零镇羊山村的玉米制种基地参与社会实践,遂乘车前往采访。“这一带群山环绕、形成了天然屏障,很适合发展制种产业。”团队成员、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学生赵小玉说,这两天他们跟着老师和马山县农技人员下地、掰玉米、算数据,学到了不少知识。一旁组织测产的马山县农机推广站工作人员、“90后”青年黄忆南勉励学弟学妹:“搞农业就要多下地,欢迎你们参与马山的制种产业!”

(记者:孟振兴 通讯员:韦璐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