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南暑期非遗研学项目哪个强?跟着非遗传人学艺吧!
发布时间:2024-07-26 14:27:58 | 来源:海南日报 | 作者:记者 邱江华 实习生 徐璐 | 责任编辑:鲍娜好琼剧老师带着学员练功。省琼剧院供图
暑期里,如何让“神兽”们玩得开心,同时又学到知识?越来越多家长把目光投向了研学旅游,更注重利用假期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技能。凭借独特的非遗文化,海南成为研学的热门目的地。
在海口骑楼老街了解南洋文化、学习琼剧的唱念做打、到博物馆感受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近一段时间,海南旅游部门和景区纷纷推出主题丰富的非遗研学线路和产品,以期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研学IP。
研学与非遗的“双向奔赴”
身着戏服,长长的水袖一甩,黄艺盈用稚嫩的声音唱起琼剧来,有模有样。“在学校参加琼剧社团时,我就已经对琼剧产生了浓厚兴趣,这次来到琼剧研学夏令营,经过专业老师的指导,我学会了如何让自己的身段更优美、脚步更轻盈。”黄艺盈说。
黄艺盈提到的琼剧研学夏令营,由海南省琼剧院主办。在活动中,学生们不仅能面对面与琼剧名家展开交流,学习琼剧,还能陆续前往琼海、保亭、万宁等地感受红色文化、黎苗文化、热带雨林文化、华侨文化。
“研学夏令营自发布招募信息以来,就受到了大小戏迷的关注,吸引全省各市县学生积极报名,最终从200名考生中选拔出30名学员。”省琼剧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报名的火热程度可以看出学生家长对琼剧的喜爱和对活动的认可。
在国家二级编剧、定安县琼剧团骨干演员徐姝璟看来,研学夏令营为少年儿童学习琼剧艺术搭建了一个平台,通过研学与非遗的“双向奔赴”,展现了非遗传承的另一种可能,她在这些孩子们的身上,看到了琼剧的未来。
融入非遗的研学项目,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有趣的体验形式以及丰富的教育价值,受到市场青睐。海口一家旅行社负责人张景告诉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早在今年5月,暑假还未开启,就有不少家长咨询相关研学产品,提前预订,其中包括不少外地游客。
“从咨询情况上看,大家更偏向具有海南地域特色的非遗研学产品,例如骑楼老街、琼剧、海南公仔戏、椰雕等。我们在开发旅游路线时,会考虑将多个非遗项目串联在一起,不断丰富研学内涵。”张景说。
精品线路遍布全岛
连日来,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人头攒动。在这里,能看到黎族纺染织绣技艺、钻木取火、黎族打柴舞、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等多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是海南非遗研学的一扇重要窗口。
景区相关负责人吉贵介绍,近年来景区以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为核心,将非遗研学作为重点项目开发,不断拓展“产、学、研”配套设施,重点推出了“大力神成长记”探索营,主要面向7至15岁的孩子,通过探秘非遗、黎族藤编等活动,让大家近距离感受海南非遗的魅力。
无独有偶。在屯昌,近日“坡陈大马五形桩”武术夏令营在该县新兴镇开营,抱拳、扎马步、推掌、抡拳,稚气但有力的“哼、哈、兮”声音响亮……孩子们在教练的指导下练功,精神气十足。
据了解,“坡陈大马五形桩”是屯昌县新兴镇沙田村委会所辖坡陈村自创武术,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至今已经传承了160余年。该夏令营时间为7月15日至8月20日,每两天开设一期,每期报名达10人以上开班。
记者还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海岛夏令营研学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省旅文厅推出12条精品研学旅游路线,其中一条即为“寻迹琼州”非遗民俗之旅,路线途经海口骑楼老街、儋州东坡书院、海南省民族博物馆、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三亚崖州古城。
省旅文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条路线亮点在于以探索海南民俗文化研学为主线,串联非遗民俗、黎族苗族风情、东坡文化等,突出地域文化特色,进行本土民俗科普教育,寓教于游。
“游与学”的兼收并蓄
“当非遗走近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变得触手可及、真实可感。”张景认为,这样的体验和熏陶,有利于文化保护与传承,也能潜移默化地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心,发展非遗研学游是文旅融合的题中应有之义。
海口市民王静的孩子就读于海口市新坡中心小学,她告诉记者,学校时常会组织孩子们开展非遗研学活动,比如学习东山草编、亲手绘刻椰雕作品,品尝甜蜜糖画等,这些经时间筛选的民间美物,是对青少年开展美育德育的宝贵财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与其他类型的研学项目相似,在非遗研学的实施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重游轻学”“游大于学”等问题。
“非遗研学是复合型文旅项目,要求研学导师掌握非遗的相关知识,将非遗与研学旅行活动进行结合,开发出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研学旅行产品。”省旅游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非遗研学需要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要避免非遗与研学旅行课程内容脱节、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等问题。
张景还提出,推动非遗研学游健康发展,关键在于结合教育理念,将非遗融入日常生活,更好引导青少年深入了解、积极关注并亲身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
“我们经常收到家长反馈,孩子们对非遗研学的热情高,但存在持续性不佳的情况。”张景说,这就需在研学课程上多思考、多总结,课程难度是否适宜、是否能持续吸引学生,只有瞄准青少年的兴趣点进一步做好课程优化设计,才能让孩子们爱上本乡本土的非遗项目,从而让非遗不断焕发勃勃生机。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邱江华 实习生: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