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科普

陕西:汉景帝阳陵遗址:汉家陵阙 治世气象

发布时间:2024-08-30 11:41:33 | 来源:陕西日报 | 作者:赵茁轶 | 责任编辑:吴一凡

8月24日,游客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参观。受访单位供图

渭河北岸的咸阳塬上,坐落着蔚为壮观的西汉帝王陵墓群。西汉的11位皇帝死后,除汉文帝和汉宣帝分别葬于今西安市东郊和南郊以外,其余9位皇帝都葬于这片塬上。

汉景帝阳陵在这片台塬上静默了许久。作为我国目前唯一一座经过全面科学勘探和系统考古发掘的西汉皇家陵园,汉阳陵是我国汉代帝陵中形制结构最为清晰、科研工作最为深入、学术成果最为丰硕的帝陵遗址。汉阳陵是西汉第四位皇帝景帝刘启与王皇后“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始建于公元前153年,公元前126年竣工;总面积20平方公里,修建时间长达28年。陵园规划科学,布局严谨,融合礼制规范与建筑功能,既彰显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威严,又在建筑规模、陪葬物品上体现了节俭朴质的时代风貌。汉阳陵遗址是“文景之治”时代的物质见证,也是中国古代帝陵的重要代表。时任汉阳陵考古队队长的焦南峰评价汉阳陵遗址是“中国古代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政治体制的文物大遗址典型范例、展现陵墓类大遗址考古成果的典型范例、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工作结合的典型范例、考古成果与现代化展览展示方式相结合的典型范例”。

1972年,有关部门在汉景帝阳陵封土西北约1.5公里处修建水利设施时,挖出许多带有刑具的人类骸骨。有关部门迅速对此进行调查,拉开了汉阳陵考古发掘工作的序幕。

199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汉陵考古队进驻汉景帝阳陵,开始进行较大规模的考古勘探、发掘和研究工作。当年发掘的南区外藏坑遗址因结构布局独特、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出土文物具有代表性,入选了“199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经过四十多年的考古勘探发掘,现已探明,汉阳陵主要由帝陵陵园、后陵陵园、南区从葬坑、北区从葬坑、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刑徒墓地以及阳陵邑等组成。”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馆员赵超介绍,帝陵陵园为方形,坐西向东,封土四周被81条呈放射状的陪葬坑簇拥着;陵园东阙门外的神道长900米,与宽110米的司马道相接,向东直通5公里之外的阳陵邑;司马道南北两侧整齐排列着王侯将相和文武百官的1万余座陪葬墓,其丰富的随葬品是中国封建帝王“事死如事生”丧葬观念的真实体现。汉阳陵是人们了解、研究汉代帝王陵寝制度以及汉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依托汉景帝阳陵遗址,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于1999年建成开放,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院目前主要开放帝陵外藏坑遗址保护展示厅、考古陈列馆、宗庙遗址和南阙门遗址保护展示厅。

外藏坑是帝陵陵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有81座。帝陵外藏坑遗址保护展示厅是在帝陵封土东北10条外藏坑上构建而成的全地下建筑,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建成的全地下遗址博物馆。馆内用中空镀膜电加热玻璃幕墙和通道将文物和游客分隔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温湿度环境中,在最大限度科学保护文物遗存的前提下,让游客近距离、多角度欣赏文物遗存,了解文物考古发掘和保护利用的最新成果。

汉阳陵考古陈列馆是一座建筑风格独特、陈列手段新颖的综合展馆。《巍乎盛景——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基本陈列》展览主题明确、主线清晰,展出精品文物近千件。内容分为三章8个版块。展览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设计9处多媒体互动体验区,让观众切实感受文物背后的故事。

宗庙遗址(即“德阳宫”遗址)是阳陵陵园中极为重要的建筑遗迹,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平面为“回”字形双回廊结构,形制规整,规模宏大,可与当年汉长安城的礼制建筑媲美。这是目前发现保存最完整的帝陵陵庙建筑遗址。工作人员采用将遗址局部复原水平上移、大面积绿化的方式,既能使游客领略到西汉宗庙建筑的恢宏气势,又可使这一珍贵遗址得到有效保护。

南阙门是帝陵陵城四门中的南门,也叫朱雀门,由两组对称相连的“三出阙”建筑组成,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帝陵陵阙建筑遗址。南阙门遗址保护展示厅外观是一座仿汉式阙门建筑,既完整地保护了现存的遗址,又将汉代帝王才可享用的三出阙建筑雄伟高大的风貌展现给游客。在近2000平方米的展厅内,丰富的图片资料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阙楼建筑发展演变的历史。

“目前,考古发掘工作已暂停,我们正在进行考古资料整理和现存文物保护工作。”赵超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汉阳陵遗址标识展示工作。”汉阳陵遗址标识展示工作有着较长的演进历程,伴随着考古工作不断深入,大遗址保护理念不断进步,遗址标识展示工作从无到有,从粗放到精细。这种建立在考古成果基础上的系统工程,既有助于公众对遗址分布、规模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也为遗址的保护者、建设者开展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当前正在进行的遗址标识工程充分借鉴前期工作所积累的经验,以材质更坚固的花岗岩为主要材料,以不同型号石材对不同层级遗址进行标识。

作为全国百处重点大遗址之一、西汉帝陵类大遗址代表的汉阳陵遗址,以考古为内涵、以遗址本体保护为重点,协调开展遗址标识阐释、文物展览展示、社会教育、科学普及等工作,不仅使遗址得到科学保护,也成为集博物馆参观、园林休闲、生态保育等于一体的大型公共文化空间。

(来源:陕西日报 记者:赵茁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