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北京:生态优势带动密云全域发展

发布时间:2024-09-02 11:24:20 | 来源:北京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image.png

蓝天白云下的密云水库。本报记者潘之望摄

密云区是北京的生态涵养区,是首都最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及区域生态治理协作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及创新发展示范区。日前,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密云区区长于海波介绍,近年来,密云区坚持生态优先、保水富民、绿色发展、特色一流,争当守好密云水库、打好生态牌、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三好生”,努力打造“两山”理论样板区。

护好首都生命之水

“说到密云,首先想到的就是密云水库。作为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密云水库自1960年建成以来,始终是润泽京华大地、滋养首都人民心田的‘大水缸’。”于海波说,2020年8月30日,在密云水库建成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叮嘱密云人民“再接再厉、善作善成,继续守护好密云水库,为建设美丽北京作出新的贡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涵养区建设,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共同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这为密云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于海波说。

多年来,密云区坚持把保水护水作为头等大事,完善了上游保水、护林保水、库区保水、依法保水、政策保水和科技保水、全民保水的“5+2”保水体系,实现了水量和水质“双提升”。自2021年以来,密云水库持续保持蓄水量30亿立方米左右的高水位安全运行,累计向下游生态补水18亿立方米以上,水质始终保持Ⅱ类并稳中向好,主要入库河流潮河、白河持续保持Ⅰ类水质,密云保水经验入选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典型案例,密云水库入选全国“美丽河湖”案例,被评为“人民治水·百年功绩”治水工程项目。

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良好的生态优势为基础,密云区正在加速构建“一条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多个特色乡镇和特色产业”的全域发展格局,致力打造绿色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密云区委常委、副区长季荣旺介绍,科技创新和生命健康战略发展带是北大医学城等顶级医学资源主要承载地、新质生产力集中策源地、密云区生命健康核心产业承载区。其中,怀柔科学城东区聚焦新动能,重点围绕地球系统科学、生命科学两个方向,以顶尖科研机构及大学为带动力,打造创新提升发展示范区,重点承载医药科技研发服务业。“1+5”大科学装置平台项目相继建成投运,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服务国内外84家科研单位开展科学研究。以北京大学怀密医学中心为起点,主动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北大口腔医院、北大肿瘤医院等科研院所密切合作,健全完善从生殖、肿瘤、口腔、精神睡眠到高端养老等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打造国际科技创新策源地。

产业发展是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密云区现在以生命健康产业为主导产业,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在生命健康领域的核心服务功能和独特价值,突出体现“生态优势+生命健康”融合发展模式,着力发展以第三产业为特征的健康服务业。聚焦差异化、高质量发展要求,目前密云区已构建以健康服务业为主导,以特色医疗、康复康养、运动健身、健康文旅为支柱,以生物医药、康复器械、运动装备、科技创新服务和健康产品物流等多个特色关联产业为保障的“1+4+N”生命健康产业体系。今年上半年,全区新引进生命健康产业企业89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探索生态富民新路径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密云区以高品质生态环境赋能乡村振兴,探索“生态富民”的乡村振兴密云样板。

于海波介绍,在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方面,密云在全市率先印发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意见,编制全国首个生态产品认证地方级标准,助力生态产品溢价增值。与此同时,密云区正大力推进特色农业转型升级:打造“水库鱼、特色蜜、环湖粮、山区果、平原菜”农业品牌,其中密云水库鱼已实现全域有机认证,蜂产业规模保持全市第一,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落地,全市唯一的西红柿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获批。

在培育壮大乡村产业方面,密云区已规划四条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包括东部京承高速文化旅游休闲发展带、西部休闲美食和旅游度假发展带、南部时尚运动和体育旅游发展带、北部长城文化旅游发展带,推出40余条精品旅游线路和“水陆空”休闲度假新场景,打造24家“云水之家”特色精品民宿,成功创建北京市全域旅游示范区,乡村旅游总收入和接待人次连续多年保持生态涵养区首位。

此外,密云区正在打造多个特色乡镇和特色产业,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长城古镇、古树名镇、北京长寿之乡、百年梨乡以及中华蜜蜂、酒乡之路、冰雪、通航、摄影等特色乡镇,以及以智能制造、气候经济、生态环保、环境科技为强区支撑,以低空经济、物流电商为配套服务的特色产业体系,全力推动产业融合升级和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