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化隆:一碗面“拉”出经济发展“协奏曲”
发布时间:2024-09-02 15:59:4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2002年,当考古学家缓缓掀开扣在地上千年的碗,一碗形态清晰可辨的面条重见天日,经过四千年历史尘封,“世界第一碗面”在海东市民和县官亭镇喇家遗址出土。自此,这项将全世界面条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2000年的考古发现,成为了人类文明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
千百年来,拉面作为西北地区的当家主食,养育了世世代代的高原儿女。经过多年打造,“拉面经济”已成为青海省乃至全国的响亮品牌,逐渐成长起来的青海拉面产业,不断改革创新、扩大发展,带动少数民族地方产业经济飞速发展。针对本地拉面产业发展特点,国家税务总局化隆县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密切关注拉面产业相关纳税人需求,落实落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培植特色民族产业发展,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助力拉面经济奏响地方经济发展“协奏曲”。
一碗面“拉”出民族团结和谐曲
在化隆,有种说法广为流传:汉族、土族群众种植的小麦磨成了面粉,藏族、蒙古族群众养的牦牛熬成了鲜汤,撒拉族群众种植的花椒、辣椒做成了调料,回族群众用双手拉出了一碗碗“团结面”。近年来“拉面人”积极融入全国各地,和各地群众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同时拉面创业者积极返乡发展拉面相关产业,增加就业,促进发展地方经济。
青海伊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穆斯林清真食品、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为主的贸易企业,主要整合全国独特的清真产品原材料和少数民族地区农副产品资源,尽最大可能的满足当今绿色、健康、时尚的拉面市场消费需求。
“我靠拉面起家,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后,依托国家的好政策,返乡投资发展特色农业,现在主营拉面制作调料与农产品生产,销量还不错。”青海伊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韩光远说道。近年来,化隆县税务局针对该企业规模大且财会人员较多的情况及时上门辅导,同时面向拉面餐饮业相关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开展涉税政策集中宣传,抽调业务骨干专门组建“拉面服务团队”,开展“滴灌式”服务,确保税费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参观青海伊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拉面调味料原料。摄影:冉玥
一碗面“拉”出特色产业交响曲
化隆县素有青海“拉面之乡”的美誉,化隆拉面技艺被列入青海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软和的面团在拉面匠手里千变万化,拉出千根拉面细可穿针,加上鲜香的牛肉汤,一碗飘香四溢的化隆拉面就出锅了。
来到化隆县黄河绿洲生态园,其民族特色景墙和四合院门前栩栩如生的拉面师塑像引人注目。生态园位于化隆县群科新区黄河沿岸,总占地面积8.1万平方米,以餐饮服务和休闲娱乐服务为主营产业。近年来,黄河绿洲生态开发有限公司专注于打造一流的青海拉面产品与文化,作为创新研发的青海牛肉面品牌“诺尔曼”,早已成为了青海拉面界有口皆碑的一块活招牌。
“化隆拉面产业能够发展又快又好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税务部门在税收政策辅导和双语办税服务等方面给予的关心和支持。”化隆县黄河绿洲生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韩进录说道。
为助推化隆拉面相关企业向好向上发展,化隆县税务局通过“税费管家”服务管理机制,梳理出化隆拉面相关企业可享受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召开纳税人学堂和“一对一”精准辅导等服务,特别对近年接连出台的税费支持政策采取精准宣传、个性化服务、针对性解答的方式靶向发力、精准投送。为企业送政策、搞服务、解难题,对化隆拉面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化隆县黄河绿洲生态开发有限公司调研现场。摄影:冉玥
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全国化隆籍拉面店已达1.8万家,拉面从业人员超过11万人,拉面店遍及全国388个城市和16个国家。其中,在省外经营拉面店超过10年以上的达2000多家,5年以上的达9000多家,拉面产业经营性年收入鼎盛期时达到140亿元。
这碗传承了四千年的拉面,不仅是化隆人的“致富面”,也是民族团结进步和美图景里的“和谐面”。下一步,化隆县税务局将全面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结合化隆拉面产业发展形势与产业发展特点,进一步提升纳税服务的精度与准度,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谱写特色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冉玥;国家税务总局海东市税务局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