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智库

“南水”点豆腐,巧解南街村燃眉之急

发布时间:2024-09-14 16:22:14 | 来源:湖北日报 | 作者:刘汉泽 李墨 张灿 李宗宽 | 责任编辑:吴一凡

image.png

漯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水清岸绿,环境优美。

一年卖出100多亿包辣条,火腿肠、冷鲜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河南省漯河市是中国首个“食品名城”,集聚食品企业7000多家。

水是美味佳肴之基,是食品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决定性要素。

漯河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自2015年2月通水以来,供水量连续9年增长。

与之相应的是,2014年以来,该市食品产业迅速崛起,产业规模迈上2000亿元。

在“南水”的助力下,美味漯河正不断提香增味。

南街村关闭8口地下水深井

9月2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漯河市南街村集团清真食品有限公司豆腐车间,工人们正在对生产线进行清洗消毒。

“车间夜间生产,次日就可以把香喷喷的老豆腐送到周口、郑州等周边大中城市。”公司负责人佟振亚说。

南街村集团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主要生产豆腐、腐竹、千张、豆干等豆制品。

试生产时,公司为提高品质,选用400米以下的深井地下水。不料,产品却总是不达标。

“豆腐成形慢、口感差。”佟振亚说,生产线是全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如果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整个生产工艺。

连续试了一个星期依然不成功,大家有些急了:工人已招聘到位,经销商网络已铺开,如果不能按时投产,不仅造成巨大成本浪费,还会透支公司信誉。

集团紧急开会,有人提出建议:卤水点豆腐,换“南水”试试看?

公司调动罐车,从使用南水北调水源的自来水厂,调来3车自来水。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南水”进入生产线后,一次性成功,产品完全达标。

事后,佟振亚分析了使用地下水不成功的原因:水温过高,浸泡的大豆黏度超标;矿物质含量高,影响豆腐定形时间和口感。

经此一事后,南街村集团逐步换用南水北调自来水。“我们最多时有13口地下水深井,目前仅剩5口。”集团副总经理王广志说,全村所有居民饮用水、集团重点食品企业用水,已全部改用“南水”。

“南水”成招商金字招牌

9月2日,位于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加多宝(河南)饮料食品有限公司正加紧安装设备,100多米的生产线已见雏形。

“大部分设备已安装,计划本月底试生产。”公司质量经理彭浩介绍,该公司是加多宝在河南省首个自建的生产基地。公司入驻漯河前,曾多处选址。

“除考虑产业链配套外,水质是最关键的因素。”彭浩说,公司把多个备选地的自来水、地下水样品化验对比,结果表明“南水”二次处理成本最低,综合效益最好。

“‘南水’是我们招商的金字招牌。”漯河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徐天申说,近三年来,该区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35个,合同金额700多亿元,其中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细分行业头部企业投资项目超50个。

漯河市第八水厂是专门服务该区的供水企业。厂长庞文选介绍,该厂伴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而建,目前每天供应2.8万立方米自来水,几乎全部供应给辖区食品企业。当地生产的依尚、华氏尚品等饮用水产品的标签上,均印有“水源来自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标识字样。

漯河市南水北调运行保障中心综合科科长刘磊介绍,2015年,漯河市使用“南水”654万立方米,此后连续9年持续攀升。目前,每年1.06亿立方米消纳指标基本用完,水量分配指标达成率位居河南省前三名。

有了“南水”的保障,漯河食品工业加速发展。目前,漯河聚集了旺旺、百岁山、统一企业、可口可乐、盐津铺子等一批知名食品饮料企业。其中,中粮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20家。

“南水”点睛写活“水文章”

9月2日傍晚,漯河市临颍县黄龙湿地公园水波荡漾,市民们三五成群散步休闲,欣赏如画美景。

谁能想到,多年前,这里曾是一大片污水横流的窑坑废弃地。

临颍县是河南省知名的陶器烧制基地。黄龙湿地公园以前就是一大片烧制陶器的窑场。随着窑场的废弃,一个个取土烧窑留下的深坑变成了臭水坑。

2015年,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该县投入2.5亿元,实施南水北调生态补水工程,建成了占地1600亩、库容60万立方米的黄龙湿地保护区。

如今,这里生态林带达5300多亩,成为集蓄水、生态、景观、饮用水备用水源为一体的省级湿地公园。

漯河因水得名,沙河、澧河、颍河三条河流过境,但漯河却是资源性缺水城市,是河南省5个缺水城市之一。

这一切,随着南水北调工程发生了变化。“南水”让生产、生活用水的紧张局面得到缓解,该市累计取缔对口抽水点880个,关停自备井584眼,年压采地下水2000多万立方米,生态补水近6000万立方米,地下水水位下降局面得到缓解。

城市因水而活,如今的漯河市生态更宜居、产业更给力。今年上半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1%,均居河南省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