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青海湟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再添新坐标

发布时间:2024-10-04 15:30: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兰台存记忆,流史见未来,9月30日,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展厅正式开厅,标志着湟中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再添新坐标。

湟中区档案馆成立于1959年9月14日,2003年5月被湟中县委、县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7月正式更名为西宁市湟中区档案馆。2022年6月,档案馆新馆竣工,建筑面积3605平方米。馆内档案资源体系丰富,收存全区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文书、科技、会计、照片、实物、重大活动、重大突发事件档案,以及各类普查、土地承包等专业档案,各种史书、县志、文件汇编等资料千余册,为全区经济建设、编史修志、落实政策等方面发挥存史资政的重要作用。

湟中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展厅面积500多平方米,设有:序厅——千年之约·印象湟中;第一展厅——湟中历史文化溯源“兰台青史·巍哉湟中”;第二展厅——湟中城市发展缩影“河湟明珠·大美湟中”;第三展厅——湟中红色血脉传承“赓续血脉·红色湟中”;第四展厅——湟中社会经济展望“踔厉奋发·腾飞湟中”;尾厅——湟中文化艺术作品展示“光影艺韵·赏游湟中”。

整个展厅展示了湟中历史发展过程中保存的会议、荣誉、重要活动、人物、生产建设、民俗、民生、旅游、非遗等各行业的新旧照片图片1千多张;重要的奖杯、奖牌、印章、证书、非遗代表人物作品、陶罐、家谱等实物40多件;还收藏有湟中优秀的书画作品、文学著作、史志、编研等资料。精选的各类珍贵档案,全面展示了湟中厚重的历史文化和鲜明的发展特色,独特的红色资源和全方位推动宜居宜业宜游新湟中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全面的内容展示,加上多媒体科技、网络化的创新运用,以各乡镇影像、非遗、文旅、民俗、历史典故、重点宣传片等音视频资料,结合LED大屏幕、多媒体沙盘、滑轨屏、数字瀑布流等多媒体设备与观众互动,让湟中大地的悠久历史与城市发展的新理念相碰撞,散发出无与伦比的魅力,也会让观众以参观湟中档案对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和体验,通过打破地域空间限制,持续增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据了解,为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作用,引导社会各界及广大人民群众走近档案、接触档案、熟悉档案,在档案中感受历史、感受发展、感受文化,进一步增强档案意识,促进湟中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多民族共有精神文化家园,共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湟中作出档案贡献,9月30日,湟中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展厅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提供参观预约服务,展示馆藏档案和主题展厅。

群众个人参观无需预约,携带身份证登记即可进馆。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团体参观需提前3个工作日预约,按预约时间登记参观湟中区档案馆六个展厅。

档案无语,镜鉴沧海桑田。让我们跟随湟中档案的脚步穿越千年,在时空穿梭中,触摸湟中的浩浩青史;在岁月流转中,感受昔日场景的再现;在洞烛幽微间,接续河湟文明的壮丽与辉煌。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