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青山中长出“诗意庄廓”

发布时间:2024-10-09 08:19:49 | 来源:青海日报 | 作者:王晶 | 责任编辑:吴一凡

清晨从西宁出发,沿G109国道行驶60分钟左右,来到西宁市湟源县日月藏族乡兔尔干村。土夯墙、生土砖,一排排别具一格的民宿让人眼前一亮。“日月山下二十四个庄廓”,门口几个大字让人充满好奇。

QQ20241008-062650

青山环绕下的二十四庄廓。(西宁市湟源县日月乡政府供图)

沿着石子铺成的小径踏入庄廓,两边鲜花盛开,一条小溪从中穿过,仿佛来到梦想中的庭院。穿行其中,“踏歌行”“小庭花”“花间意”“四时好”……红色门匾上写着各庄廓名称,颇具诗意的名字均来源于词牌名。

庄廓是青海具有特定含义的建筑形式,‌是由高大的土筑围墙和厚实的大门组成的四合院。‌不同于传统民居,二十四庄廓是近年来兔尔干村全新打造的庄廓聚落。

“这个建筑是2015年台达杯竞赛获奖作品的落地成果。”二十四庄廓负责人商选平介绍,庄廓缘起于2012年兔尔干村的农牧民异地搬迁规划,为了让乡村重新焕发活力,延续历史传承,通过台达杯竞赛,收获了多个具备传统建筑文化特色的设计方案,后来实际建成28个庄廓并投入使用。

二十四庄廓将当地传统庄廓的特色和绿色生态元素融入建设,采用当地土石材料,用厚厚的夯土筑成大小不等、各具特点的新型庄廓和68间大小客房。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墙体新旧质地协调,与周围的自然景色相得益彰。传承和提升了当地农村的传统建筑面貌,为原本古老乡村带来新的生命力。

修剪整形、清理杂草……庭院中,45岁的兔尔干村村民杨亲秀正戴着草帽、手套侍弄花草。“我以前在外面务工,照顾不上家里。4年前,我来到庄廓做些清洁院落的工作,每个月能挣3000元左右。在家门口就业,既能赚到钱,又能照顾家人,我现在挺满意的。”杨亲秀笑着说。

“庄廓从前期建造到如今的运营,带动周边100多名村民务工就业,鼓了乡亲们的钱袋子。”商选平说,除了住宿饮食,庄廓四周还分布着文创超市、交流中心、艺术中心等大小不同的功能用房,日接待能力约150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日月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也是进入青藏高原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历史上“羌中道”“丝绸南路”“唐蕃古道”的重要节点。如今又成了青甘大环线“日月山—青海湖—茶卡盐湖”旅游热线的必经之地,每到暑期游人纷至沓来。二十四庄廓为八方来客提供刚需的同时,也成为游人深入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中转站”。

青绣窗帘、仕女壁挂、藏式大门……庄廓内,多种文化元素融为一体,大家在这里打卡、拍照,体验“网红”民宿的独特魅力。花儿随风摇摆,鸟儿枝头鸣叫,夜幕降临,朋友们一起在户外餐厅围炉而坐,品一盏清茶,饮一杯美酒,头顶漫天繁星,谈天说地,感受城市里寻不到的宁静。

2018年,依托昆仑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兔尔干村引进青海文旅投资有限公司,打造“日月山下二十四个庄廓”项目,逐步形成集“党建+旅游”“旅游+科技”“旅游+农牧观光”“旅游+庭院庄廓”“旅游+康养”“旅游+教学实践”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新格局,有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二十四庄廓运营以来,通过建立党建引领下的‘公司+庄廓民宿经济+村民特色小吃’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吸引市民下乡拉动消费,累计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营业收入突破100万元,带动兔尔干村20户特色小吃合作户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初步走上了‘农村变美、农民变富、产业变强、村企共赢’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日月乡党委书记朱生海说。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建筑师与科学家通力合作,二十四庄廓成为国内第一个能源“自维持”的民宿聚落。

“兔尔干村一带全年有近3000个小时的日照时间,太阳能资源丰富。庄廓充分使用太阳光资源,因地制宜,在屋顶上铺满太阳能板,运用被动式太阳能技术和智能微电网系统等,将光能最大限度转成电能,解决日常用电,实现能源循环。”商选平介绍,二十四庄廓主张简约、节制、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生态、节能、环保的生活理念。

中国科学院太阳能热利用及光伏系统重点实验室研究示范基地、西北工业大学(国际合作)可持续建筑与环境研究所绿色建筑实习基地、青海省高原绿色建筑与生态社区重点实验室……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多所高校及部门绿色建筑研究基地。兔尔干村也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青藏高原农牧民低能耗材建筑示范基地”“青海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等荣誉称号。

打造民俗文化体验中心,积极动员村民经营农家乐……当下,日月乡正重点打造特色庄廓民宿、庄廓庭院乡村游、高原特种康养休闲、文创基地、碳中和科创基地、综合商贸服务区等,激活特色小镇活力,推进打造以昔日茶马互市为景象,以日月乡集肆为一体的高原文化旅游体验区。

蓝天白云下,牛羊悠闲漫步,牧歌悠远飘扬,文成公主唐蕃古道的歌谣久久传颂……如今,乡村民宿不断涌现,新的旅行居住方式,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在闲暇时光从城市回到乡村,寻找“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