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文化

青海共和: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发布时间:2024-10-16 17:04:1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基层理论宣讲,是连接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群众的桥梁,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关键路径。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立足基层实际,创新工作举措,持续深化基层宣传阵地建设,打造新模式,贯通新渠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谁来讲?

队伍多元,形成宣传矩阵

做好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关键在人。要使基层理论宣讲能够常态化、长效化,关键要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多元的宣讲队伍。

据了解,共和县以县镇村三级为单元,统筹推进基层宣传阵地建设,依托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打造“一个文明实践中心、四个文明实践示范点,117个文明实践基地”实现辐射式传播。

“我们因地制宜,创新打造恰卜恰镇主播加油站、龙羊峡镇360书记直播间和廿地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三个示范所,推动文明实践网络在基层不断延伸拓展巩固。依托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许国强典型事迹,创新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形成层级辐射、层层带动示范效应。”共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玉花说。

接地气、聚人气的宣讲,首先要有会讲、能讲的人。因此,组建年龄结构合理、专业背景互补的宣讲队伍尤为重要。

共和县坚持把组建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宣讲本领突出的理论宣讲队伍作为重要任务,树立“人人都是理论宣讲师、处处都是理论宣讲地”的“大宣讲”理念。

目前,共和县统筹整合各级各类宣讲人才资源,建立起以专家学者、双语人才、业务骨干、青年干部为主的多元化、多层次、广覆盖、专兼职相结合的宣讲队伍体系。同时,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和工作实际,从村“两委”班子、党员干部、先进模范、创业青年、五老人员等不同职业和群体中选聘理论宣讲热情高、表达能力强的优秀宣讲员组建各具特色的宣讲队,进一步充实基层理论宣讲队伍,构建“多元主体”共讲共话新格局。

讲什么?

内容丰富,实现因人施教

理论宣讲一头牵着政策,一头连着群众。共和县紧贴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把党的好方针、好政策传播好的同时,在惠民、利民、育民、聚民上下真功夫,真正让“冒热气”的党的理论“声”入人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据当地人员介绍,共和县结合互联网发展实际和现状,广泛探索“理论宣讲+线上直播”形式,推动传统宣讲方式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党的创新理论“联网上线”。

龙羊峡位于共和县境南部,南接黄河和龙羊峡库区,因水电开发而诞生了一座高原特色小镇——龙羊峡镇。

龙羊峡镇在建设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基础上,打造了“龙羊峡镇第二社区党支部党建“360”直播间”宣讲平台,架起党的政策理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暖心桥、幸福桥,打通理论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党员归心、人民同心。

说起查那村党支部书记窦燕燕,龙羊峡镇的各族群众都很熟悉。“窦书记经常在直播间讲解一些党和国家的政策,经常看见。讲得也很通俗易懂,我们都很喜欢听她讲政策。”当笔者问及此事,当地不少群众都对他们的“网上书记”竖起了大拇指。

据共和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倪珺介绍,共和县打造出的龙羊峡镇360直播间,除了窦燕燕之外,还有各村(社区)的书记轮流做客直播间,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宣讲内容既涵盖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也涉及养老医疗、卫生教育、防汛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将理论宣讲与群众需求紧密结合,让群众听得懂、坐得住、传得开、用得上。

据了解,同在共和县的主播加油站,则围绕弘扬文明新风、宣传政策法规、线上直播带货等方面,组建红播队、益播队、土播队、企播队,开设“理响恰卜恰”“啄木鸟行动”“恰卜恰的故事”等栏目,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直播带货等活动,形成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工作格局。

怎么讲?

创新方式,内容入脑入心

如何让群众更愿意听、听得懂、能领会,关键要看宣讲的方式方法。

共和县理论宣讲队在充分了解群众需求、倾听居民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辖区居民不同的文化程度、年龄特点、生活环境等,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努力把党的理论、政策等“官方语言”转化成老百姓的“知心话”,将理论观点变为“朴素道理”。

“我们将县融媒体中心作为基层理论宣讲的主要阵地,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持续在创新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上求新突破,采编播发一批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闻作品,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共和县融媒体中心主任张生军说。

在拓展宣讲阵地,让宣讲平台向“好”更向“优”转变的同时,共和县巩固提升传统阵地,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优势,依托“共和融媒”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大美共和”APP等开设“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普法课堂”“政策法规”等专栏积极转发相关政策要点、法规知识,让理论宣讲从“纸面”走上“云端”。

理论宣讲效果好不好,关键在于老百姓喜不喜欢听,还要看宣讲的内容是否吸引人。工作中,基层党员群众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接受能力、理解水平不一,宣讲如果“千篇一律”“大水漫灌”,只管在上面念文件、喊口号,不顾台下反应如何,宣讲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共和县精准把握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特点,深入田间地头、学校、社区等地开展宣讲,将理论宣讲与共和特色文化和农牧区不同实际相结合,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贤孝、“三句半”、弹唱等形式进行宣讲,通过“百姓味”“时代味”“泥土味”的生动讲述,把“书面语”转成“乡土话”,以“小切口”讲好“大道理”,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群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只有不断更新宣讲内容和宣讲方式,让老百姓由被动接受宣讲的人,变为主动参与宣讲的人,宣讲内容才能真正入脑入心。”倪珺说。

文/蔡得军 图片均由共和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