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青海乌兰:“五导向”力推精神文明建设跃上新高度

发布时间:2024-10-24 16:28:0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文明风起巷陌间,春风化雨润心田。礼让行人蔚然成风,公益广告生动有趣,文明宣传有序开展,街头巷尾整洁干净,志愿服务如火如荼……

漫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城街道上,一街一景、一草一木、一言一行,到处都能感受到这座县城文明的气息与温度。

乌兰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聚焦群众需求、突出价值引领、引导全民参与,统筹推进文明实践、文明培育、文明创建,全县各族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文明之花扮靓多彩乌兰县城。

突出为民导向,文明创建稳步推进。紧紧围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五大创建”,坚持在守正创新中提升文明创建工作实效,筑牢精神文明建设基石,用文明的力量滋养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成功创建国家级文明村2个、文明家庭1户,成功评选省级文明城市,文明村镇3个、文明单位5个、文明校园1个,州县级文明村镇单位85个。

突出价值导向,文明培育入脑入心。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街道等宣传阵地14处。坚持培育与挖掘并重,宣传与推广并举,积极开展“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等各类典型评选推荐工作,并组织开展先进事迹报告会、典型宣讲座谈会、先进事迹“云”展播等,用模范行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截至目前,成功评选全国“劳动模范”“文明家庭”2人(户)、“最美青海人”3名、州县级“最美柴达木人”“道德模范”“乌兰好人”57名。

突出文化导向,文化惠民出新见彩。结合实际制印我县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贯彻落实措施,积极推动我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成立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综合协会,打造完成乌兰县书画摄影长廊,为我县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深入挖掘阐释每个传统节日蕴含的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广泛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进万家”“三下乡”“全民阅读”、公益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紧扣新中国成立75周年、海西州建州70周年,谋划系列庆祝文化活动,成功举办“花儿”演唱会、千人浪青海、德都蒙古马文化艺术节、民族服饰工装展、迎州庆书画作品展等活动30余场次,让各族干部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突出实践导向,文明实践提质增效。构建了县镇村(社区)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我县实现100%全覆盖。按“1+10+4+N”模式建立志愿服务队伍,积极整合村史馆、文化大礼堂、农(牧)家书屋等160个阵地资源,统筹使用并打造了集理论宣讲、生态环保、文明新风等为一体的文明实践十大服务平台,并精心谋划、安排部署全年志愿服务活动,挖掘培育“红领巾快板宣讲”“平安建设‘小单元宣传’”等文明实践特色项目品牌11项,开展理论宣讲、移风易俗、环境保护等各项活动,新时代实践阵地化身为乡风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加油站,为乡风文明建设注入新活力。

突出教育导向,移风易俗走深走实。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有效融合,深化打造“文明实践不停歇·移风易俗润民心”“红韵乌兰”等志愿服务项目,大力开展农村移风易俗宣传教育,不断强化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制定《乌兰县村(社区)红白事标准参照指导意见》,对各村(社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进行修编,进一步完善“一约四会”制度,持续强化村规民约的遵守落实。全县办理的红白喜事均在红白理事会登记备案,婚事彩礼不超过8万,人均随礼不超过200元。

如今,文明新风遍吹乌兰大地,文明场景随处可见,文明之花愈开愈盛,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接下来,我县将持续常态开展先进典型评选宣传工作,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拓展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

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