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源:“四式”模式推动基层宣讲守正创新
发布时间:2024-10-30 16:04:1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围绕学习好、贯彻好、宣传好党的先进理论,精心谋划部署,聚力打造“丹城宣讲团”品牌,以“讲授式+针对式+文艺式+网络式”宣讲模式,着力推动基层理论宣讲品牌化发展。
守正开展“讲授式”宣讲
围绕党的建设、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民族团结等重点工作,邀请专家学者面向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全县党政领导干部开展专题授课宣讲。目前已举办“丹城大讲堂”31期,有力推动领导干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通过“关键少数”放大“头雁效应”,形成常态化“干部教、教干部”浓厚氛围。县级领导示范带头,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聚焦干部能力短板,以“聚焦规划引领助推湟源发展致力匠心品质发挥协作力量”“探讨湟源县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建设和品质提升”“农村‘三资’管理”等为重点开展专题讲授。同时,分赴分管行业领域部门、乡村振兴联系点、包保企业等为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宣讲,带动全县科级领导干部结合“领导干部上讲台”“能力大课堂”等形式,深入开展学习宣讲,切实推动学习贯彻走深走实。
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举办张锦梅、“青海榜样”等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会。同时,积极发挥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的榜样作用,各乡镇充分吸纳“道德模范”深入村(社区)巡回宣讲,把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宣传展示活动延伸至各乡镇、村(社区),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学习道德模范崇高品德,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
用心开展“针对式”宣讲
根据不同阶段安排部署,“赤岭宣讲队”“红燕宣讲队”“理响城关”等各级各类宣讲小分队注重创新,以“家庭小党校”“板凳会”“庭院会”“夜间课堂”多种形式在“家门口”把大道理讲小,把远道理拉近,全面推开理论宣讲工作。
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和“急难愁盼”,专讲用得上的行业“干货”“硬货”。湟源县民政局、县就业局等行业部门深入村街院巷,以设立咨询台、集中宣传、走村入户、网上宣传等形式回应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类问题6000余次。
开展县乡村三级干部同谋发展话未来,县级联村领导同各乡镇包村干部聚焦产业增效,为村级未来发展出谋划策,理清产业发展路子,传递党的惠民政策,助力乡村振兴。
用情开展“文艺式”宣讲
以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为主要内容,整合文艺宣讲资源,结合乡村振兴、平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题材,创作编排了《领航》《党的二十大报告感人心》《创建平安湟源》《礼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乡村振兴共致富》等一批主题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宣讲作品20余个,使宣讲形式更具感染力,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利用节日节点,注入亲民“烟火气”。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载体,举办“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先后组织开展“品味端午·传承文明”“志愿服务送关怀·文明实践送新风”等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寓教于乐,让传统节日文化在基层焕发新气象,不断增强节庆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暖心服务基层,文艺发力“融乡情”。围绕不同阶段工作重心,发挥文艺宣讲队作用,结合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文艺轻骑兵等活动,精心筹备编排,以歌伴舞、快板、曲艺、皮影戏、平弦、打搅儿、朗诵等多种形式从不同层次、角度深入群众,宣传解读党的先进理论和方针政策,使群众既“听得懂”又“坐得住”,引导群众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累计开展文艺宣讲301场次,助力基层文艺宣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出新出彩,让文艺宣讲的感染力渗透到全县各族群众心里。
创新开展“网络式”宣讲
融媒阵地“云”宣讲。湟源县融媒体中心创新方式方法,精心策划组织,发挥全媒体联动作用,构建立体化的报道结构,持续加大对“湟源融媒”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的更新力度,围绕宣讲重点,转载权威报道,开设“学习党的二十大,建功新时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热议”等专栏,发布全县学习工作动态、系列“理论+文艺”宣讲短视频,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宣讲党的先进理论,进行线上推送,进一步拓宽宣讲覆盖面,使宣传宣讲从“一时一地”拓展为“随时随地”。
行业部门齐发力。各单位宣讲队结合自身业务工作,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持续线上发力,开设公众号普及群众关心关切。湟源县法院创新设立《源法说法》《普法课堂》专栏,宣讲员以情景剧、案情介绍、法官说法等形式为大众开展线上普法;县教育局以剧情短片,普及校园暴力的危害后果;湟源县县公安局以身边案例视频普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各单位联动发力,把理论宣讲从网络“云端”传到群众“心间”。
青海省湟源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