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在新疆大地的“玉米花”——记全国先进工作者梁晓玲
发布时间:2024-10-31 16:58:46 | 来源:工人时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新玉29号以早熟、高产、优质、耐旱、抗倒伏等优良特性曾为新疆推广面积最大的复播玉米主栽品种;新玉54号产量高、抗性强、硬粒型,属于粮草双高品种,深受南疆农民欢迎;新玉108号、新农玉6328、新农育6003……”说起一个个玉米品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梁晓玲如数家珍。今年61岁的她,是一朵盛开在新疆大地上的“玉米花”。
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量最大的农作物,同时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用途广泛,经济作用巨大,而培育优良新品种,是提高玉米单产的重要手段。通过多年实践,梁晓玲带领的团队成为全国知名的玉米育种团队,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与好评,她也被同行们亲切地称为“玉米花”“玉米姐姐”。
她的团队获得了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3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技术标准18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多部;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000万亩以上,为农牧民增产、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
梁晓玲也因此获得国家、自治区级科技奖励10项,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从一颗小苗到花繁叶茂,从一名普通的农业专业大学生到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我一路走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到田间地头去、到农民中间去,脚踏实地干科研。”梁晓玲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在新疆广袤的玉米地里。
2013年,玉米螟在南疆爆发,导致玉米大量减产。梁晓玲带领团队与植保专家们一边帮助农民测试杀虫药剂,一边给农民讲授防虫知识,还请来国家知名植保专家为农民解忧。第二年春播前,农民们主动找她们学习如何预防虫害,如何实施治虫计划。当年,种植的玉米获得了丰收。
有一次,在赶往基层为农民培训的路上,因道路被挖断,梁晓玲和同事们不得不钻过一个铁架子才能继续赶路。就在她钻铁架子时,意外发生:因提前抬头撞到架子上,半边头和脸都受伤肿了起来。大家都劝她返程医治,可她看着即将到达的村庄,咬咬牙继续前行。待红肿稍稍缓解,她就开始给农民们讲起了课。
“这些年,我深刻感受到农民的变化。”梁晓玲说,“在我们长期的科技服务下,农民的防治意识逐年增强,他们学习农业知识的愿望和能力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这些更增加了她对玉米育种工作的热情和热爱。
2014年,中国农业大学与新疆农科院联合培养博士,梁晓玲报了名。当时她已经51岁,很多人不理解,她说:“我不图名利,只想在专业上有所创新。而要想掌握新技术,突破科研瓶颈,就必须终身学习。”
中国农业大学的实验室里,她常常一个人忙碌到深夜。她说:“我年龄大,记忆力不如年轻人,所以必须比年轻人更努力。”
近几年,她已为团队培养出年轻的带头人,指导团队设立了分子育种目标,并与他们一起开展分子育种工作,利用基因芯片对现有种质资源进行检测,明确亲缘关系,划分杂种优势群,建立育种新模式。这标志着她们的团队正向常规育种与现代生物育种紧密结合的方向迈进。
如今的梁晓玲依然奋斗在田间地头,她说:“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的责任就是全心全意为老百姓选育更安全的品种。我的时间还是不够用。”
盛开在新疆大地的“玉米花”,越开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