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风采

​青海格尔木:手挽手、心贴心 紧抱在“石榴籽家园”

发布时间:2024-11-28 15:54:1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今年以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工作紧扣主责主线,深入贯彻省州工作部署,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务实举措、创新探索,进一步凝聚各民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合力,不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市成果。

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的群众载歌载舞。格尔木市委宣传部供图

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格尔木市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主动融入青海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的战略部署,锚定建设全省副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阵地坚实,建设力度“强”起来

在河西街道的建安社区,一支支充满活力与温情的队伍应运而生。石榴籽天天敲门服务队犹如春日里的暖阳,用真诚和热情敲开了一扇扇紧闭的门;石榴籽网格调解先锋队恰似定海神针,在矛盾面前挺身而出,守护着社区的和谐与安宁;石榴籽便民服务先锋队宛如贴心的使者,将便捷与温暖送到居民的身边;石榴籽理论宣讲先锋队仿若智慧的灯塔,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传播着进步的思想。

建安社区各族群众最美笑脸集合。蔡得军摄

“我们动员辖区单位和党员积极参与,进一步拓展了民族事务办理、困难帮扶、微心愿认领等务实举措。为了让这些服务真正落地生根,我们积极动员辖区内的单位和党员踊跃参与其中。每一个单位都发挥着自身的优势,每一位党员都怀揣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让外地务工人员和各民族群众感受到党的关怀。”建安社区党支部书记冯亚科说。

无论是生活中的琐事,还是心灵上的慰藉,建安社区的这些先锋队都在默默地付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团结、友爱、互助的真谛,让社区成为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

活动为基,意识防线“牢”起来

格尔木市以坚定的决心和务实的举措,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从传统的民俗节庆到现代的艺术展览,从激昂的歌舞表演到深情的诗歌朗诵,每一场活动都宛如一条情感的纽带,将各民族同胞紧紧相连。在热闹非凡的节日庆典中,各族人民身着盛装,欢歌笑语,共同传承和弘扬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人们心中深深扎根。

据了解,格尔木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及时通过党组、中心组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文章,开展专题研讨,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有效推动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走深走实。

格尔木市群众在开展文娱活动。格尔木市委宣传部供图

坚持把思想教育引导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工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各部门培训必修课程,纳入党员领导干部学习教育全过程,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

格尔木市通过抓实这一系列的活动,不断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全市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支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宣传发力,浓厚氛围“燃”起来

格尔木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方位多领域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基础知识,力争人人参与、家喻户晓。

2023年12月21日正式开馆并投入使用的格尔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馆,生动地述说着格尔木市民族团结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格尔木市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风貌。

格尔木市干部职工在示范馆参观。蔡得军摄

据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展示了格尔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果。展馆面积近489.6平方米,分为“共辟伟业”“共创奇迹”“共建未来”“共奏华章”“共筑团结”5个篇章,充分展现了格尔木市各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融合的历史事实。

除此之外,格尔木市利用户外广告牌等平台,全方位多领域宣传好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基础知识,力争人人参与、家喻户晓。在《中国土族》杂志定期刊登民族团结进步典型材料,持续学习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典型案例,挖掘典型人物,用身边事、身边人教育和引导各民族群众进一步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理念;举办文体活动增强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体育赛事促进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增进感情友谊。

如今的格尔木,全市各族儿女已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心中,融入血液。在团结中奋进,在和谐中前行,一幅幅各民族“水乳交融”画面随处展现。

文/蔡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