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青海湟源:绿水青山绘新篇 幸福河湖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4-12-09 16:18:1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在青藏高原的怀抱中,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禀赋,日月山脚下的药水河,已静静流淌了上千年。现如今,这条跨越历史的生命之河,在湟源县各级河湖长的精心呵护下,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河湖长制: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实屏障‌

湟源县将河湖长制作为守护绿水青山、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成立了县委书记为总河湖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级河湖长的职责和任务,形成了县、乡、村、社四级管理责任体系。

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等关键环节,通过实施河道清淤疏浚、河岸绿化美化、沿河污染源排查整治等措施,河湖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充分发挥河湖长制的制度优势,深化“河湖长+”协作机制,推动多部门协同作战,水利、生态、纪检监察机关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合力治水的良好局面,有效解决了河湖管理领域的一些突出问题,为幸福河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幸福河湖:人水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湟源县始终将河湖治理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积极谋划幸福河湖建设,沿药水河两岸,精心打造了多个亲水空间和文化节点。同时,深入挖掘药水河的历史文化内涵,从“丝绸之路青海道—唐蕃古道”,从“昆仑文化—卡约文化”,从“临羌古城—丹噶尔古城”,从“石堡城—哈拉库图城”,通过建设河湖文化展示馆、举办河湖文化节庆活动等方式,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河湖文化的独特魅力。如今的药水河,已经成为湟源县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浪河滩经济:绿水青山中的金色机遇‌

湟源县依托药水河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生态资源,依托现有国家级4A级日月山景区和宗家沟文化旅游景区、3A级小高陵乡村旅游基地和赞布林卡景区,积极发展浪河滩经济,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湟源县以浪山、浪水、浪河滩为品牌,打造了一系列乡村精品休闲旅游项目,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在浪河滩经济的推动下,湟源县涌现出68家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和休闲度假基地,2024年接待游客15.6万人次,壮大30多个村集体经济,带动周边自制牦牛酸奶、麦草焜锅馍馍、酿皮、甜醅等当地特色美食销售,有效激发乡村旅游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生态旅游的互动融合发展。

药水河流域浪河滩营地也曾“亮相”央视《新闻直播间》,以直播的方式向全国推荐湟源“浪河滩”文化,展示了湟源独特秀美的山水自然风光。这些景点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选择,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通过强化河湖长制、谋划幸福河湖建设、发展浪河滩经济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湟源县正逐步走向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青海省湟源县委宣传部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