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茫崖:全面加强思政课建设 不断提升思政引领力
发布时间:2024-12-23 17:00:5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近年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积极探索“大思政课”发展路径,充分发挥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不断强化制度支撑、课程改革、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形成努力办好、认真讲好、积极学好的良好局面,全面推进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在茫崖市实验小学3年级3班的教室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刘佳以《家庭的记忆》为题,从认识家庭类型和家庭成员的称呼入手,通过图片及文字介绍,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培养家庭美德。
“在教学中利用使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通过与学生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开展小组讨论或辩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近年来,学校定期组织思政教师参加由省、州举办的研修班等,不断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茫崖市实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刘佳告诉记者。
在教育领域不断探索与变革的浪潮中,茫崖市第一中学以“一校一品”项目创建为载体,突出学校“明”文化,推动育人模式的深度转型。
记者看到,在七年级二班的课堂上,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正在进行。讲台上,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将思政理论知识与鲜活的事例将思政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每一个话题都引发着学生们的深入思考。当老师提出问题时,一只只手高高举起,学生们踊跃发言。
“今天上的课主要是家庭的内容,包括家庭的建设、确立的形式,还有关于家风和家训的传承等内容。课堂中,主要采取学生喜欢的一些歌曲或者是近期比较火热的视频,还有通过游戏的方式等来使讲授内容更加灵活,使得学生更易吸收。”茫崖市第一中学初中段思政教师曹贝贝说。
据了解,茫崖市一中思政课程在道德与法治、历史、语文等课程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化课程的内涵,拓展课程育人功能,以兴趣教育、多向发展为主旋律,实现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让教育不仅走在时代前沿,更深入学生内心。
而育人模式的创新不仅体现在教学方法上,更在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关注。茫崖市一中构建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除了采用“平时考核+阶段性考核+终末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外,还建立了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将学生的思政素养、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等非知识性素质纳入评价范围,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茫崖市第一中学副校长陈海伟介绍,“学校以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材为抓手,教师为着力点,课堂为主阵地,在构建德育综合实践课程体系上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党、团主题教育活动,中小学生经典诗词诵读比赛、‘十八岁成人礼’活动、‘青少年与法同行’系列活动,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每年评选出的‘新时代好少年’,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在守“政”创新理念的引领下,茫崖市中小学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育人模式正走出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道路。
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委宣传部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