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公路通车70周年 | 青海格尔木:“两路”精神熠熠生辉
发布时间:2024-12-26 15:27:2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当阳光洒在这片广袤而神秘的柴达木盆地,蜿蜒于高原和戈壁的青藏公路,闪耀着光芒的绸带,串联起无数故事与梦想。七十年前的轰鸣声仿佛还在耳畔回响,那是希望破土而出的声音,是青藏公路诞生的礼赞。
70年前,青藏公路的建成通车,打破青藏高原的交通瓶颈,拉近内地与西藏的距离,为西藏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奠定坚实基础。它不仅是一条交通动脉,更是一座见证无数建设者无私奉献和英勇奋斗的精神丰碑。
格尔木市景。格尔木市委宣传部供图
2024年,青藏公路迎来通车70周年的重要时刻。位于青藏公路沿线的明星城市——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在这70年的岁月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条天路一座城市
1954年,慕生忠带领19名干部、1200多名民工组成的筑路大军来到格尔木河畔的一片荒原上,安营扎寨,开始艰难的筑路工程。
在青藏公路修建之前,“格尔木”还仅是一个地域概念,并没有确切的地理位置,慕生忠将军和战士们来到这片荒原时,一位筑路战士就问将军:“格尔木到底在哪里呢?”将军凝望着远方,神情庄重、语气坚毅地说:“我们的帐篷扎在哪里,哪里就是格尔木。”
格尔木,因路而生。起初,它只是茫茫荒原上的小小驿站,但随着青藏公路的不断延伸,格尔木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与活力。
在格尔木的发展历程中,青藏公路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像一条源源不断的动脉,为这座城市输送着养分和活力。依托青藏公路的交通优势,格尔木的商业日益繁荣。来自各地的货物在这里汇聚,又从这里流向四面八方。道路两旁,店铺林立,车水马龙,展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格尔木市南郊的现代化综合物流园区。格尔木市委宣传部供图
陈玉良是一位货运司机,经青藏公路往返于青海西宁和西藏拉萨之间已有三十年。对于因路而兴的格尔木,他很是熟悉。
每当提及格尔木,陈玉良的眼中总是闪烁着别样的光芒。“格尔木这座城是因青藏公路而兴旺起来的,我这三十年跑运输,眼看着它一步步发展壮大,运输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带来了商机,带来了活力。青藏公路就像是一条大动脉,给格尔木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发展的养分。”陈玉良笑道。
从最初的简陋帐篷到逐渐兴起的房屋建筑,从单一的服务站点到逐步完善的城市功能,格尔木在建设者们的努力下逐渐成长壮大。和陈玉良一样,很多人对于格尔木因青藏公路而兴旺发达,都有很深的体会。
车辆行驶在109国道。蔡得军摄
70年峥嵘岁月,70年风雨变迁,格尔木也借此朝着西部现代交通枢纽、“一带一路”黄金节点城市、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青海省副中心城市等目标大踏步迈进。
一位将军一种精神
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如璀璨星辰,闪耀着永恒的光芒;总有一些精神如烈烈长风,吹拂着时代的浪潮。在格尔木,不仅能回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还能邂逅一位伟大的将军,也触摸到那熠熠生辉的“两路”精神。
慕生忠将军(右二)在格尔木。格尔木市委宣传部供图
坐落于格尔木市城区西北角的将军楼公园,是以青藏公路建设指挥部旧址为核心修建的主题文化公园,也是慕生忠当年带领筑路大军修建青藏公路的历史见证。
走进将军楼公园,雕塑“筑路忠魂”映入眼帘。慕生忠将军指向前方,表情刚毅,与手持十字镐、铁锹等工具的筑路人一起奋战高原。
位于将军楼公园内的青藏公路纪念馆,围绕“一位将军、一条公路、一个奇迹、一段历史、一座新城、一种精神”六个分段主题,以实物和图片的形式展示青藏公路的修建和格尔木的发展史以及将军生前所用的随身物品,记录和展示青藏公路建设、格尔木市人文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当年筑路大军使用过的测量工具,现存放在青藏公路纪念馆。蔡得军摄
据格尔木市将军楼公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卢海霞介绍,青藏公路纪念馆重点介绍与青藏公路有关的历史、事实和人物,成为广大群众、部队官兵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整个展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讲好格尔木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全面展示青藏公路建设者的不朽功绩和伟大精神。
“青藏公路纪念馆是以纪念青藏公路建设,军垦拓荒戍边及格尔木发展历史为主题,再现70年前慕生忠将军和他所带领的筑路大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用生命和汗水开拓祖国内地通往西藏‘天路’的感人场景,展现人民解放军、进藏干部与西藏人民创造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卢海霞说。
青藏公路纪念馆内的雕塑。蔡得军摄
蜿蜒于世界屋脊之上的青藏公路,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格尔木对“两路”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路”精神绝不仅仅是青藏公路自身所独有的性格写照,它更是格尔木这座城市的精神体现!
文/蔡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