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青海湟源:多措并举助推村集体经济再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4-12-27 15:07:1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申中乡各村紧紧围绕“强村工程”目标,按照“宜村则村、宜乡则乡、宜县则县”“三宜”产业发展思路,立足申中优势资源禀赋,进一步盘活闲置资源、整合优化资金,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浪河滩经济”“特色产业经济”,实现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多点开花,乡村振兴驶入发展“快车道”。

产业深耕,锻造发展“强引擎”

坚持因村施策,按照“三宜”原则,探索村企共建,大力支持辖区内花田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山根粉条厂)、树莓山庄、一棵藤等企业,对粉条、树莓、牛肉干等本地土特产进行品牌化包装,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创新通过“党建+企业+村集体+农户”联动的方式,与广大农户通过产业联动、就近务工等多种方式建立联农带农富农利益联结机制,最大限度将农户嵌入产业链条中,形成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正本清源,守住集体“钱袋子”

庙沟、庙沟脑等村结合弱村整改,以村集体被拖欠资金作为“小切口”,坚持“边梳理边清理”整治模式,梳理出被侵占、拖欠的集体资金线索4宗,全力收回集体资金,堵住“失血点”。目前追回庙沟脑村饲草产业发展项目收益金23万元,前沟村2022年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收益金15万元、藏柳种植收益金15万元,庙沟村尕河拉牛棚租金6.56万元,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农民利益不受损。

借光生金,点亮增收“启明星”

在乡村发展与民生保障的交汇点上,光伏产业催生大量公益性岗位,为乡村振兴勾勒温暖底色。全乡7个脱贫村根据实际将光伏收益的40%通过设置保洁员、厨师、管护员等多种公益性岗位,扶持就业29人,实现人均增收1万元,实现劳动取酬。

抱团致远,驶向共富“快车道”。将各村集体经济资金化零为整,按照“产业+村集体+文旅”的发展模式,整合15个村“闲散少”资金集体经济资金933.98万元投入丹噶尔古城申中驿站建设项目,以当年LPR上浮30%进行收益,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自我“造血”功能不断增强。

分红利民,编织幸福“民生网”。往昔,申中各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零散、资源闲置;如今,庙沟脑、前沟、韭菜沟等村通过租赁等方式盘活集体房屋、土地、机械等,村集体账本数字稳步攀升。

青海省湟源县委宣传部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