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青海共和:数智赋能 生态养殖开启绿色富“渔”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12-31 15:09:1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近年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聚焦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充分利用龙羊峡库区独特冷凉水资源天然优势,深入实施科技兴渔、绿色富渔、智慧强渔行动,加快推进龙羊峡生态渔业绿色化发展、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数智化管理、品牌化经营,开启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高原生态渔业发展新篇章。

落实生态养殖举措,锚定生态养殖方向。

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剖析龙羊峡380平方公里库区生态特质与资源禀赋,聘请专业团队对水下地形地貌、水流、风向、流速、溶氧等进行全面精准测绘,依据库区水域面积、水体容量、自净能力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殖规划,精准确定养殖规模与区域布局,定期严格检测库区水质,确保养殖活动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压力处于可承受范围,为水域生态系统基本结构功能完整和冷水鱼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绘制清晰蓝图。探索生态养殖路径。引进高精度声呐系统、全方位水下在线监测系统、高效水下清污系统等前沿渔业技术与先进装备,实现对养殖水体环境全方位、实时精准监测与调控。借助挪威AKVA全自动远程投饵系统,实现精准投喂,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残留对水体的污染,探索出契合龙羊峡库区生态环境的高效养殖模式。夯实生态养殖根基。严格遵循国际环保高标准,实施设置防逃逸网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养殖无繁殖能力的三倍体虹鳟全雌品种杜绝形成自然种群、增殖放流土著鱼类维护生态平衡,全方位守护龙羊峡库区生态环境,近十年数据显示,库区水质各项指标均保持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以上。

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强化布局扩大规模。

积极引入龙洋知鲜公司,按照现代渔业发展要求,严格对照沿黄水库养殖容量控制指标,在龙羊峡库区建成亚洲规模领先、国内唯一全年可不间断稳定供货的智能化三文鱼养殖基地,成功构建起集养殖、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先后荣获“全国农民工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水产种业阵型企业、农业农村部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青海省农业龙头示范企业,成为全国渔业市场的重要力量,筑牢了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科技赋能智慧养殖。加强“5G+智慧渔业”建设,携手中国移动青海公司、华为技术专家,运用5G网络、视频分析和图像处理、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实现对水质、鱼群生长、投喂、病害防治及质量溯源等全流程数智化精准管理,极大提升产业科技含量与管理效能,荣获2023年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水利海洋专题赛优秀奖,入选中国移动5G龙头示范项目,推动高原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迈进。严把标准拓展市场。围绕三文鱼全产业链,精心打造高标准生产体系,引入智能化投饵平台,建立信息追溯数据库,严格把控各环节,实现同苗、同料、同场、同线、同标、同质“六同”标准。打造冰鲜深加工生产线,推动产品获得ASC、BAP国际双认证及HACCP认证,龙羊峡三文鱼成功进入国际市场,龙洋知鲜成为杭州亚运会官方供应商。同时,开发冰鲜三文鱼刺身、烟熏三文鱼、三文鱼鱼松等五大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拓展国内外市场,产品畅销多地,出口额近8亿元,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延伸致富产业链条。

秉持互利共赢发展理念,冷水鱼生态养殖蓬勃发展,有力带动上游机械设备制造、饲料生产等产业发展,下游推动物流运输、产品包装、三文鱼特色餐饮、旅游服务等产业繁荣。注重在龙羊峡以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吸引游客,“中国峡湾挑战赛”“国际高原越野赛”等赛事期间吸引客流超6000余人次,带动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2000余万元,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拓宽致富渠道,龙羊峡被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评为中国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区。拓宽群众就业渠道。探索建立“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持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引导企业积极吸纳周边群众就业,群众通过参与渔业相关产业,收入稳步增长,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同时,鼓励农户参与设备维护、鱼饲料原料供应等冷水鱼养殖相关配套服务,进一步增加了群众收入来源。打造品牌促进增收。聚焦实现“以区域性公用品牌带动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振兴一方乡村”目标,精心培育“龙羊峡”“雪域青藏”两个省级著名商标,打造“雪域天湖”地域特色品牌,设立华润万家、京客隆等线下销售店,开通京东、天猫、抖音等线上经营渠道,企业与群众共享冷水鱼产业发展成果,形成利益共同体。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融媒体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