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都兰:实干笃行谱新篇 砥砺奋进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5-01-03 16:26:0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一易春秋,风华正茂,一载耕耘,硕果累累。2024年,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香日德镇全面贯彻落实省州县委全会精神,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紧扣全年目标任务,守正创新、攻坚克难。
固根基、强堡垒,党的建设坚强有力。
全年主持召开党委书记议事专题会议3次、推进会5次,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和重点任务。落实“第一议题”学习33次,组织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7次、党课宣讲8次。采取培养一批、选拔一批、发展一批、回引一批“四个一批”方式,发展党员30名,举办专题业务培训、党员冬春训暨“千名农村党员进党校”培训班2期次,覆盖党员干部300余人次,持续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质效。以党建“互观互检互评”活动、“全县八项重点工作观摩”活动及“全州党建观摩”活动为契机,积极融合“温暖都兰”党建品牌地图绘制,有序提质25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升级得胜村“党建引领‘新联心’共创幸福新得胜”、幸福村“振兴有道遇见幸福”、香巴社区“红色领航小驿站、托起群众幸福梦”党建品牌,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具特色”的党建示范点网络。
抓日常、促经常,党纪学习教育见行见效。
第一时间组织传达学习省州县委党纪学习教育相关工作会议精神,召开专题学习部署会议,成立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专班。紧扣《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实际工作讲授纪律党课,制定《香日德镇党政班子纪律党课计划表》,镇纪委以督查狠抓工作落实,开展纪律党课6次,督导检查13次。通读、精读、研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组织干部职工学习解读文章32人次,对关键岗位人员培训6人次,印发《香日德镇违反党纪国法典型案例汇编》27册,各支部开展集中学习179次,观看警示教育宣传片67次并签订《香日德镇抵制违规吃喝拒绝酒驾承诺书》,在瀚海绿洲香日德微信公众平台开设党纪学习教育专栏,转载发布相关信息93期。组织党员前往都兰县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苹果园党性教育基地等开展形式多样的警示教育活动,针对年老体弱党员、流动党员,以“送学上门”“香日德镇流动党员微支部”、推送“有声书”“视频”、线下邮寄资料包裹等方式,开展各类警示教育活动12次,党员送学上门42次,流动党员督学39次。
守底线、促发展,乡村振兴扎实推进。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收支、就业及监测对象的监测帮扶等,组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等力量,高质高效完成全镇第一轮6102户22665人,第二轮4432户16459人防返贫集中排查工作。紧盯重点人群动态摸排,常态化开展部门数据比对和筛查预警,确保“应纳尽纳”。目前,全镇共有六类人员549户1293人,其中脱贫户78户235人、监测户14户42人、城乡低保334户690人、特困家庭35户35人,低保边缘户88户291人。2024年新识别六类人员115户327人,累计消除风险2户6人。高标准开展为期1个月的“四下基层”连心“千家万户”实践活动,完成全镇常住户实地走访工作,宣讲会议精神、政策130余次,采纳意见建议14条,下访接待32次,现场办公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2件。建立“遇困即扶、应扶尽扶”快速响应机制,对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的监测对象,至少落实一项产业就业等开发式帮扶措施,有效激发内生动力,对无劳动能力兜底保障的监测对象,强化低保、特困供养兜底保障政策帮扶,提高兜底保障水平。
打基础、促规模,产业发展趋势向好。
坚决扛牢保障粮食安全责任,2024年全镇各类农作物种植11.87万亩,收获各类作物9600万斤,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1.8万亩青稞、小麦良种繁育,幸福、柴兴等5个村实施1.8万亩农业土地托管项目,发放耕地地力补贴10.2万亩1019.8万元,发放藜麦种植补贴176户412.5万元。全镇牲畜存栏8.4万只(其中羊存栏7.2万只,牛存栏0.7万头,猪存栏0.1万头,马0.2万匹,骆驼0.2万峰),幸福村生猪养殖场改造提升项目、沱海村青储饲料加工厂建设项目、察汗毛村、沙珠玉村万只藏羊生态养殖基地建设等产业发展项目均建设完成。积极对接申报,成功纳入县级2025年乡村振兴项目库项目20个,其中产业类9个,涉及金额2351万元;基础设施类11个,涉及金额3961万元。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依托班禅行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苹果园党性教育基地、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柴源蔬菜合作社形成镇域旅游小环线,有效将域内农业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农文旅结合走出特色致富路。
补短板、强基础,镇村面貌加速蝶变。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贯彻执行“三线一单”要求,全面落实草畜平衡重点任务。扛牢镇村两级“河长制”工作责任,持续推进香日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和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加强巡察治理,严厉打击乱采乱挖、侵占河道等行为。进一步强化耕地污染源头治理,大力实施化肥增效减量行动,以“田长制”促进“田长治”,按照“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要求,加大秸秆禁烧工作力度。积极推动农田水利设施、道路及农场片区人畜饮水工程提升改造项目,不断提升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提升镇村生态宜居水平。推进落实“街长制”“路长制”“巷道长制”工作责任,广泛发动农牧民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聚焦109国道、桥头沿街商铺、老旧综合市场等环境治理重点难点区域,通过完善排水管网、定期清运垃圾、加强市场管理等方式,全面整改销号“脏、乱、差”问题。持续推进增绿增效、管绿护绿工作,扎实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积极调动全镇上下落实房前屋后每人3棵树任务。
惠民生、办实事,社会事业不断提升。
坚持建管并重,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大力推进道路交通、绿化亮化、污水管网、公共厕所提升改造等一批民生项目建设。充分依托“夜市经济”,积极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因地制宜探索打造拥有特色人文美食的“香日德夜市”,规划摊位102个,经济拉动消费110万元,日人均流量达2000余人。健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提升镇区两所卫生院基础设施水平,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强化孤老残幼特殊群体的服务保障,保证城乡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残疾人康复服务率达95%以上,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100%。发放“雨露计划”补助11人4.9万元,为脱贫户子女提供有力的教育保障,家庭医生签约率100%,慢性病规范管理及大病专项救治率100%。全面对所有农村住房实行动态化监管监测,完成全镇6283套自建房屋3次排查,13户危房改造、抗震改造工作。
植沃土、育新人,创新打造精神文明高地。
学好用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深化农牧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评选“好婆婆”25名、“好媳妇”25名,省州级“绿色家庭”4户,县级“最美家庭”7户,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以选树宣传模范人物为抓手,推动干部群众见贤思齐、争做先锋。扎实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工作制度,抓好乡风民俗、平安村社、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建设。结合周三集中下村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防汛、安全生产、扶幼济困、政策宣传、党史学习、关心关爱、诚信建设等活动,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组织开展“庆元旦迎新春”文艺汇演、社火表演、“村BA”“香BA”篮球邀请赛、六月六花儿会、“庆七一”等系列文化活动,让广大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保安全、促和谐,社会大局更加稳定。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力维护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各村严格执行“村规民约”,总结提炼“清廉村(社区)”示范点经验,推动“积分制”工作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强化“村级调解工作室”作用,及时妥善处理村内热点、难点问题。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辖区企业、自建房、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隐患整治,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畅通“双叫应”机制,全面做好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队伍、装备、物资保障,持续提升灾害应对能力。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现销售环节风险分级动态管理全覆盖。多形式开展电信网络诈骗等宣传教育,守住人民群众“钱袋子”。加大执法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派出所、司法、市监等驻镇站所的执法业务联系,确保执法工作有依有据。
往昔以展千重锦,明朝更近百尺竿。2025年,香日德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锚定目标、主动作为,戮力同心、苦干实干,引领全镇上下同心同德、踔厉奋发,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香日德努力奋斗!
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委宣传部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