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度观察

青海海西:浙青携手十四载,对口支援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5-01-06 16:35: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自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对口支援青海等重大战略决策以来,浙江省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对口支援工作已走过十四个春秋。2024年,浙江援青工作继续深化,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组团式”援青工作视作撬动当地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轨道的关键支点,全方位精准发力,收获了累累硕果,为海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ac8c73b8f983dcb5aa545267bc351c.jpg

医疗精准支援,提升健康福祉

浙江省级各大医院与海西州人民医院紧密结对帮扶,通过选派专家团队驻点指导、远程医疗会诊、学术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了海西州人民医院各个科室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在此过程中,成功填补了 134项技术空白,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先进的医疗技术服务。此外,还创新性地成立了医疗智库联盟,汇聚各方智慧力量。县级医院也迎来了“小组团”式的精准支援,从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到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在公立医院的整体发展上,多项关键指标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尤其是通过“师带徒”这一传统而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大批本土医疗人才茁壮成长。如今,海西州人民医院在绩效考核排名中实现了大幅跃升,成为当地医疗事业发展的新标杆。

4d3f7902605833244e243a7c52a462b.jpg

教育结对共建,点燃希望之光

海西州的中小学(幼儿园)与浙江的优质学校全面结对共建,广泛开展教师交流“双百工程”,每年都有大量的海西州教师前往浙江进修学习,同时浙江的骨干教师也不辞辛劳来到海西州支教讲学,双向的交流互动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浙江的中高职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助力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成功建成多个产教融合平台,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海西州高级中学在高考中也不断取得突破,高考成绩逐年攀升,为莘莘学子打开了通往理想高校的大门,成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cee8801ccd55df8e36d6385488ddadc.jpg

产业靶向发力,激发经济动能

在产业发展的赛道上,海西州紧紧聚焦“四地”建设目标以及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要求,积极作为。成立了浙青产业协作联盟以及专业智库,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资源整合平台。先后举办了多场高规格的产业推介会与发展论坛,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目光和投资意向。在此基础上,成功签订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了多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为当地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增长点。同时,深入开展“乡村振兴 1+1”结对试点工作,因地制宜建成了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产业扶持项目,有效促进了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

健全管理机制,激发人才活力

在援青干部人才的管理方面,海西州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完善的制度体系,明确规范了援青干部人才的行为准则和工作要求,树立起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的鲜明导向。全面落实各项激励政策,从工作环境的优化到生活保障的完善,为援青干部人才解决了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援青工作之中。在此期间,共有 7人荣获省级表彰奖励,15人得到提拔重用,这些荣誉和激励措施进一步激发了援青干部人才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为援青工作持续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十四载地深度联系,有力地推动了海西州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蓬勃发展与长足进步,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大步迈进。两地深情也在不断的联系中愈加深厚。

文/王姚鑫 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