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格尔木:大道通衢绘宏图
发布时间:2025-01-06 16:49:5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2024年,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12项,续建项目道路合计里程80.04km;
2024年,实施农村公路养护项目4项,养护整治总里程131.4km;
2024年,先后实施多项市政道路改造,优化路网结构、完善路网功能、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出行条件。
……
一项项数据、一个个工程,着重凸显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正以交通项目建设为载体,不仅大力发展城市交通,更着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规范运输市场秩序,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有力支撑。
游客从格尔木市火车站前广场走过。格尔木市委宣传部供图
通达则地盛,地盛则繁华。路网交通的便捷畅通程度,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脉络。
近年来,格尔木市大力推进交通领域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完善交通网络布局,着力营造畅、安、舒、美的道路通行环境,一条条宽阔的道路在城市中不断延伸拓展,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相互交织,形成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群众出行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
村道通畅惠民生城路延展书胜景
道路,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在格尔木,农村公路修到家门口,“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状况成为历史。目前,格尔木市以市区为中心、乡镇为节点、村组为网点的农村公路网络绘织形成。
正午过后的格尔木市红柳村,暖意洋洋。刘成玉将车停在客户门前,随即开始卸货工作。据他介绍,2012年起,他一直在做建材生意。近几年都在外面找客户,所以也将格尔木市周边的几个村子跑了个遍。“多亏这几年村里的道路好了,要不然车子哪经得起这般折腾。”说起各村道路的改善,刘成玉笑道。
随着格尔木市加强道路建设,改善交通条件,提升市区周边的发展环境。G109、G215、S303等重点公路已构筑起“南去西藏、北达河西走廊、东到西宁、西至新疆”的放射式公路网络,极大地增强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格尔木市宽阔平整的街道。蔡得军摄
格尔木是交通要道,延伸出去的公路就像一条条强劲有力的动脉。对于格尔木市逐步形成的放射式公路网络,刘成玉有着十分深刻且直观地体会。
“以前跑运输,路不好走,弯道多、坡度大,还经常堵车。一趟下来,人累得不行,车也磨损得厉害。现在可大不一样了,新修的公路又宽又平,标识清晰,跑起来顺畅多了,时间大大缩短,运输效率提高了不少,成本也降低了。”刘成玉回忆道,以前有些偏远的地方不好去,现在路通到哪儿,生意就能做到哪儿。建材生意范围比以前扩大了好多,收入也增加了。
除此之外,格尔木市依据城市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先后实施多条市政道路。目前,部分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南海路一期、南海路二期正在加快推进。这些项目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完善路网功能,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出行条件。
道路建设兴百业交通优化畅八方
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毛细血管”,而农村道路是服务“三农”、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建好、管好、养护好这些连接城乡的“毛细血管”意义重大。
2024年,格尔木市极为关注农村公路建设,不断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新建和改建一大批农村公路,实现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的目标。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公路联网工程,打通“断头路”,拓宽窄路面,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通行能力。
在格尔木市拍摄的拓宽提升后的公路。蔡得军摄
王世洪是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人,在格尔木生活已有十六年。在格尔木,他主要从事枸杞的收集工作。每当枸杞采摘期间,他都会开着货车沿G109国道收集枸杞,运往附近的枸杞加工企业。
“路好了,我们的时间成本也大大降低。以前那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道路,出行总是提心吊胆,耗费大量的时间在路上。如今,新修的道路宽敞又平坦,通行变得顺畅无比。而且新修的道路都能从国道、省道直接通到村子,节省我们的时间,真是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王世洪说。
2024年,格尔木市实施农村公路养护项目4项,养护整治总里程131.4km,下达格尔木市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计划2项,农村群众实现了进村入户“裤脚不带土、鞋上不沾泥”;根据2023年农村公路路况评定结果,青海省公路局第二次下达2024年度农村公路沥青水泥路灌缝和坑槽修补项目21项,总里程93.27km,已全部完工。
农村道路的建设,有力地推动格尔木经济社会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绿色交通保障。
察格高速。格尔木市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格尔木市积极探索交通富民新模式,充分结合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和群众出行等需求,以“道路围绕产业布局、产业围绕道路发展”为思路,大力发展“交通+产业”带动模式,持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农村公路网,因地制宜铺就“幸福小康路”“特色致富路”,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文/蔡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