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风采

林下种药草 荒山变“金山”

发布时间:2025-01-07 11:01:51 | 来源:广西日报 | 作者:沈程 许嘉佳 吕思旭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冬日里,万物蛰伏。在隆安县都结乡欧里村的骨碎补规范化种植产业育苗基地内,一抹生机勃勃的绿意正悄然蔓延。

“这是2024年7月刚种下的第二批骨碎补幼苗,目前长势良好。”都结乡欧里村驻村第一书记谢观增介绍,该村地处大石山区,土地少又缺水,传统农作物难以生长,广西中医药大学专家经过仔细研究,发现骨碎补适合在隆安山区生长,因此村里因地制宜开展产业布局,也正好把一些多年闲置的荒山重新利用起来。

骨碎补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始载于唐《本草拾遗》,具有补肝肾、续筋骨、活血止痛的功效。近年来,欧里村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发展新路径。2024年4月以来,该村利用消费帮扶资金开始建设育苗基地,并购买1.2万株骨碎补幼苗,采用基地培育+山地移栽的模式发展规范化种植,有效推动当地农业、林业、药业多元化发展。

目前,欧里村已在山间林下开辟6亩种植基地,采用致富带头人+合作社的模式推进药材种植。农光言便是其中的致富带头人之一。“我试种了两亩骨碎补,即使天气比较干旱,损耗也不大,成活率达95%,我们对骨碎补产业充满信心。”农光言说。

据了解,骨碎补从种植到成熟采摘需要3年时间,成熟后每亩鲜货产量预计有3500公斤,鲜货折干率为7.5∶1,现市场(干货)收购价为70元/公斤。随着野生资源日益稀缺及人工培育难度较大,后续价格有望突破100元/公斤,经济效益可观。

“今年欧里村育了15万株苗,能种50—60亩,明年计划扩大到100亩,随着种苗存活率不断提升,经济效益显著增长,3—4年内村里计划增种至500亩。”谢观增表示,目前该村已与桂林亦元生现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保价收购协议,后续还将借助广西中医药大学众多附属医院的资源优势,积极与饮片厂、药厂建立紧密联系,推动骨碎补的销售,拓宽农户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