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乐:多胎肉羊奏响致富“牧羊曲”
发布时间:2025-01-10 16:39: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的索托依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羊圈里热闹非凡,此起彼伏的咩咩羊叫声,仿佛奏响了一曲激昂的致富“牧羊乐章”。
元旦刚过,正值寒冬腊月,本不是接羔育幼的时节,但在干净整洁的羊舍内,却迎来了第二批活泼可爱的“羊宝宝”。它们中有的是“双胞胎”,有的甚至是“四胞胎”。饲养员将饲料撒进食槽的瞬间,羊群一拥而上,挤向料槽,欢快地进食。
阿热勒托海牧场下辖7个农业村和3个牧业村。当地的羊“吃着中草药,喝着矿泉水”,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然而在几年前,由于本地羊繁殖率低,难以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且畜牧业长期依赖四季放牧、靠天养畜的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养殖效益一直差强人意。
为突破这一发展困境,阿热勒托海牧场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积极探索畜牧业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引进并推广良种多胎羊养殖。通过科学严谨的论证、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和专业的技术指导,按照“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养殖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成立了博乐市索托依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为当地农牧民统一提供种羊改良、饲料配比、技术指导等全方位服务,引导养殖户联合起来,共同发展多胎羊产业,为畜牧养殖开拓出一片充满“钱”景的新领域,也为乡村振兴增添了强大动力。
博乐市索托依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自去年4月开始引进湖羊母羊进行养殖。经过精心照料与发展,湖羊母羊数量从最初的720只迅速增长到如今的1600只,新增了880只“新成员”。
合作社负责人弓博强介绍道:“这种多胎肉羊产羔数量多,每只母羊每两年能多产2至4只羔羊,而且成活率相当高。”
在阿热勒托海牧场香班哈日根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养殖户何继洪利用自家闲置庭院开展养殖。他的养殖规模从刚开始的50只母羊逐步扩大到现在的100多只。何继洪笑着说:“我现在养的都是黑头杜泊羊,出肉率高,小羊羔‘基因好’,长得特别快。平均每年能卖出120只羊羔,收入能达到10万元以上。”
弓博强还介绍:“‘杜湖杂交肉羊’集合了湖羊多胎、高产、抗湿热的特性,以及杜泊羊不挑食、生长迅速、肉质鲜美的优点。我们会深入养殖户家中,了解实际养殖情况,传授接羔育幼知识,为他们提供多胎羊养殖技术指导。”
阿斯哈尔别克是一名兽医,也是香班哈日根村的村民。自去年4月湖羊引进以来,他便一直在该养殖场工作,主要负责湖羊的防疫卫生、草料配比、羔羊育种及喂养等技术工作。和他一起在养殖场工作的还有3人。阿斯哈尔别克说:“我们的冬窝子离乡里有60多公里,以前牛羊生病,来回治疗特别麻烦。现在好了,技术员会定期上山培训和指导。”他表示,湖羊凭借多胎基因、高繁殖力和快速生长发育的特点,深受养殖户喜爱。湖羊养殖不仅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活力,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增收的就业机会。
博乐市阿热勒托海牧场香班哈日根村党支部书记张新海满怀信心地说:“多胎羊养殖产业前景广阔。接下来,我们将从扩大养殖规模、加快品种改良、完善产业链条、加大宣传力度、拓宽销售渠道等方面着手,让多胎羊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我们要借助‘赛湖小羊’品牌的影响力,带领牧民们扬起‘致富帆’。”
张新海还提到:“目前,合作社存栏约4000只羊,其中1000来只即将出栏。现在已经有300多只被订购,待产母羊有220来只,第二批羊羔已经开始生产,第一批成品羔羊也即将出栏。此外,养殖场通过提供草料、精料、技术支持以及帮助销售等方式,鼓励农户加入合作社,助力农户增收。”
如今,博乐市阿热勒托海牧场的肉羊养殖业已驶入规模化发展的快车道。从育种、饲养到加工、销售,当地肉羊产业链不断完善,规模化养殖水平大幅提升。部分肉羊养殖基地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还吸纳了当地村民就业,传授养殖技术。通过多种养殖合作模式,越来越多的村民在鼓励和帮助下投身养殖事业,成功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文/图 王姚鑫 周秋丽 热法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