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云端织“秀锦”,雪域孕“华章”
发布时间:2025-01-10 16:39: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在辽阔的青藏高原,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以其独特魅力,呈现出壮丽的自然风光,孕育出的丰富多样、品质卓绝的农畜产品。诸多农畜产品凭借绿色有机的优良特质,崛起成为推动玉树州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力支撑。
玉树州坐落在三江源头,享有“中华水塔”的美誉。独特的自然禀赋,为农畜产品的绿色有机生长构筑了得天独厚的摇篮。高远辽阔的海拔之上,广袤无垠的草原一碧万顷,毫无污染,恰似大自然馈赠的绿色绒毯;清澈见底的水源潺潺流淌,宛如灵动的丝带蜿蜒其中;清新宜人的空气纯净甘甜。绝佳的生态系统,共同奏响了玉树州打造农畜产品输出地的乐章。
在产业发展的征程中,玉树州实现了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华丽跨越,奏响了一曲振奋人心的时代交响曲。
玉树精心围绕百家合作社这一坚实基础,全力做强种畜培育、草业基地、冷链加工和输出这三大关键支撑,积极推行“放牧+补饲”、“月月出栏”等创新举措,深入实施“五大基地”和“百千万”工程,成功构建起一市五县特色鲜明、相互支撑、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这一精心布局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玉树农畜产品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的大门,有力提升了整体产业在市场浪潮中的核心竞争力。
当地党委政府出台十四项惠农政策,整合高达26.55亿元的项目资金,全力支持农牧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以千万支农资金撬动亿元政策补贴的高效工作机制。这一系列务实举措如同一股强劲东风,推动传统游牧方式加速向半舍饲模式转型,助力产业从养殖端向产品端实现深度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实现华丽蜕变。在资金的有力支持下,养殖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牲畜的养殖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如源头活水般不断引入,极大提高了牲畜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
玉树州积极制定玉树牦牛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新增53个绿色食品认证,成功将玉树黑青稞等5种农畜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玉树牦牛、黑青稞更是荣耀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域草场、牛羊基本实现有机认证全覆盖。同时,玉树与北京首农集团携手共建“产加销”一体化体系,在多地开设农畜产品专营店,并积极举办各类推介会,有效提升了农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如今,玉树农畜产品凭借其独特的品牌魅力,在市场舞台上崭露头角,吸引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目光,赢得了广泛的青睐。
目前,玉树已建成11个良种繁育基地、多个养殖基地和饲草料基地,以及4个现代化屠宰加工厂,精心打造了100家示范合作社和17家龙头企业,加工转化率高达45%,“产加销”全链条发展体系已基本成型。这意味着从牲畜的繁育、养殖,到屠宰加工,再到产品销售,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高效的产业链条,大幅提高了产业的附加值和抗风险能力,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类牲畜存栏数量高达180多万头只,母畜比例稳步上升至52%,良种化程度达到80%以上,同时拓展就业岗位1890个,直接带动约7.2万户牧户实现增产增收。生态农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还积极促进了草原生态的有效保护和修复,成功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例如,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牧民们不仅在传统养殖环节收获了更为丰厚的收入,还通过参与合作社分红、在加工厂就业等多元化方式拓宽了增收渠道,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
随着生态畜牧业政策落地生根,农牧民群众的参与热情高涨。曾经杂多县部分弃牧进城的牧户如今纷纷重返牧区,重拾旧业,积极投身于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浪潮之中。这一显著变化充分彰显了生态畜牧业的蓬勃发展为农牧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让他们真切看到了乡村发展的光明前景和希望曙光,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满怀热情地投身于农牧业产业,为产业的持续繁荣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和蓬勃活力。
玉树的农畜产品产业在绿色有机的康庄大道上昂首阔步、稳步前行,正以其独特非凡的魅力和无可比拟的优势,向全国乃至世界自信地展示着高原农畜产品的迷人风采,用心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史诗。
文/王姚鑫 青海省玉树州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