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科普

青海联通:绿电赋能智算 数字丝路书写新传奇

发布时间:2025-03-10 15:42:5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在长江、黄河、澜沧江奔涌的源头,一场静默的能源革命正与数字浪潮激情碰撞。

青海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幅员辽阔。其省会西宁市气候凉爽宜人,全年15℃以下占82%,占比为全国第一。属于典型的大陆性高原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7.6゚C,年最高湿球温度20.7゚C,年平均PUE保持在1.2以下。

得益于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青海省分公司(以下简称“青海联通”)宛如一颗新星,在青藏高原书写“东数西算”国家战略的青海答卷。

据青海联通党委书记、总经理童庆军介绍,青海联通聚焦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数据援青”,服务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助力青海省加快融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算力网络,实现大数据产业规模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格局。

江河之源孕新机:青海绿色算力的天然优势

茫茫高原映照着鳞次栉比的光伏矩阵,渺渺戈壁矗立着追风逐日的风力机组。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青海省清洁能源装机达6788.8万千瓦,占电力装机的94%,清洁能源占比居全国前列。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为发展绿色算力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了重大机遇和关键途径。

据了解,青海联通聚焦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数据援青”,服务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助力青海省加快融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算力网络,实现大数据产业规模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格局。

“与传统的算力产业相比,青海联通的绿色算力具有显著的优势。清洁能源的使用大幅降低运营成本,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具备更强的价格竞争力。绿色算力符合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能够吸引更多对环境友好型服务有需求的客户。青海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有利于数据中心设备的散热和稳定运行,减少了额外的冷却和维护成本。”童庆军说。

在发展过程中,青海联通积极与当地政府合作,共同推动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完善,为绿色算力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除此之外,青海联通积极形成多级算力供给,结合国家“东数西算”战略以及中国联通“5+4+31+X”算力资源布局,持续完善算力枢纽覆盖,筑牢超强运力的全光传送底座。持续提升算力访问质量,打造低时延、广联接的算力联网通信、算网数智。

正如童庆军所言:“我们手握‘绿电+冷源+安全’三张王牌,正从‘能源输出者’向‘算力供给者’转型升级。”

高原奇迹铸丰碑:硬核突破背后的联通速度

走进位于南川工业园区的中国联通青海三江源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园区内,一栋栋大楼分布有致。一座座机房大楼宛如科技堡垒,承载着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运算。走入其间,一排排服务器整齐排列,指示灯闪烁不停,高速运转的风扇发出持续的嗡嗡声。制冷设备高效运作,确保机房始终保持适宜的温度。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着每一台设备的运行状态,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与安全。

在三期智算中心,几栋还未彻底完工的大楼,施工人员穿梭往来,忙碌而有序地作业。“常规需要18个月的主体工程,我们加班加点,压缩到两个月完成。现在正在进行后续装修,不久之后就会正式投运。”童庆军指着其中一栋楼说。

童庆军介绍的这栋大楼,是示范园三期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他介绍,示范园三期项目投资9.8亿元,重点建设3栋智算中心,共规划智算服务器机架约984架,总用电容量约32MW,建成后承接东数西算、东数西训、东数西储的算力服务中心,形成12000P以上智算能力,未来扩展至万卡集群规模。

2024年8月开工,2024年10月投运,这座不仅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高原基建“联通速度”,而且充分体现青海联通在发展绿色算力产业中的积极担当和坚定决心。

双碳使命催征急:赋能地方发展的联通担当

近年来,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算力需求呈爆发式增长,而算力规模的增长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青海省凭借地处青藏高原、清洁能源资源富集、绿电占比在全国领先的独特优势,为发展绿色算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当东部省份为能耗指标焦灼时,我们已经通过绿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望着眼前中国联通三江源国家大数据基地的机房,童庆军笑着说。

据了解,青海联通充分利用清洁能源优势,实现了100%绿电直供,基地在运行过程中几乎不产生额外的碳排放,且清洁能源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绿色能源的高比例使用,提升了基地自身的绿色低碳水平,为数据中心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我们的实践证明,绿色与高效从不是单选题。”童庆军望着大屏上恰似三江源头奔腾不息活水的绿色数据流说。

赋能地方经济,是青海联通长期以来坚持的初心和使命。

2025年1月16日,中国联通集团、阿里云智能集团在西宁举行中国联通·阿里云万卡绿色算力项目点亮活动,标志着青海省在大规模智能计算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突破进展,将为青海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4年12月24日,中国联通/天合光能三江源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微电网项目开工仪式举行,项目是中国联通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聚焦改革示范抓落实,创新推动绿色电算协同发展,努力打造全国电算协同发展青海示范的重要举措。

……

位于南川工业园区的中国联通(青海)三江源国家大数据基地,已在数字文旅、智慧牧业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各入驻商可以通过数字文旅大数据平台了解青海各旅游景区的游客情况,牧民也能借助联合社大数据平台实时掌握牦牛的健康状态和运动轨迹。此外,青海联通还将加强绿色算力产业引领,打造人工智能、工业安全、互联网双跨平台、5G工厂等,实现“算用一体”数智应用价值释放,助力产业“四地”中心城市建设。

为推动绿色算力产业发展,青海联通积极开展合作。2024年11月7日,青海联通与中科曙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东数西算节点建设、绿电绿算赋能新质生产力等议题展开合作,共同推动绿色电力与算力融合发展。

据了解,青海联通将继续加大在绿色算力领域的投入和布局,深度参与构建以绿色算力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过程,持续擦亮青海绿电智算产业融合发展名片,为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助力青海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让绿色算力成为青海经济腾飞的新引擎。

从文成公主进藏时蜿蜒的唐蕃古道,到如今纵横寰宇的数字丝路,青海始终是连接东西的文明枢纽。示范园正如高原上新生的“数字江河”,用清洁能源承载数字洪流,以绿色算力灌溉数字经济。在这片“中华水塔”孕育的土地上,新时代建设者正以“走在前作表率”的担当,谱写着一曲“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江河新传。

“到2025年,算力集群辐射能级初具、绿色算电协同效应初显,算+电+网有机融合形成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新模式。到2027年,示范园成为西部绿色算电协同的发展高地、国内“绿算-绿电-绿金”的示范先锋。到2030年,绿色算电协同示范园全面建成,打造绿色算力的一流产业样板、国际碳中和的创新力量。”童庆军说。

文/蔡得军 图片由青海联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