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源:多措并举,全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发布时间:2025-03-14 09:04:0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为确保辖区社会治安秩序安全稳定,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公安局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抓手,精准施策、科学部署,全面落实平安湟源建设工作任务,织密街面“巡防网”,有效提升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和治安控制力,全力以赴压发案、快破案,用坚守释忠诚,用忠诚保平安。
做强“三张网”,坚持“密”巡防
筑牢治安掌控网。湟源县公安局落实高密度巡逻,切实将警力前置到重点部位、人员密集场所、不放心区域,让巡逻力量在巡逻中无缝对接,在开展巡逻时同步加大对可疑人员、物品、车辆盘查力度,强化对无监控探头和背街小巷的巡逻,持续提高街面见警率和巡防管事率。
织密专业巡防网。湟源县公安局以重点区域为支撑,突出党政机关、校园医院、街区等重点部位,细化巡逻点位,实行“车巡+步巡+蹲点驻巡”,开展“网格化、动态化”巡防。截至目前,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56%。
建强专业队伍。湟源县公安局不断优化“五队一体·丹城枫警”网格化巡逻模式,打造融治安巡逻、机动处突、便民服务、交通维护、平安宣防为一体,以“争创枫桥警队、守护丹城平安”为目标的“丹城枫警”,切实做到了工作效能最大化,全面提升街面整体掌控能力。
做强“三联动”,坚持“快”响应
强化情指联动。湟源县公安局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每日通报警情、每周研判警情,牢牢掌控治安动态,扩大街面异动感知预警圈,精准巡防警务部署和警力投放。全局日均5辆警车、25名巡防警力投入街面开展全时巡防模式,严格落实“有警出警、无警巡逻”工作机制,确保快速响应、扁平指挥、及时处置。
强化警种联动。派出所、交警、治安、特巡警捆绑作战,湟源县公安局建立以特巡警为主导,交警、派出所参与的巡防工作机制,高频次、滚动式开展巡逻防控、治安整治、疏堵保畅、应急处置等工作,按照“屯警街面、动中备勤”的要求,特巡警大队、各中心派出所承担“快速反应圈”的机动处置工作,以街面警务工作站为中心向党政机关、车站等重点部位、人口密集区进行辐射,对可疑人员进行盘查,先后处置各类突发警情、交通事故及群众求助30件。
强化扁平化联动。湟源县公安局以大数据警务建设为依托,运用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技术手段,充分发挥指挥中心“龙头”作用,通过数字对讲机、智慧警务终端向一线巡防警力下达指令,实行巡逻处警与后续支援的点对点、扁平化指挥调度,确保现场处置快速、及时、高效。
突出“三重点”,坚持“严”打击
突出重点行业。湟源县公安局聚焦“九小场所”、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特别是对旅店业、娱乐服务场所、奶茶店以及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领域开展“拉网式”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场所对标对表“人防、物防、技防”建设要求,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内部管理和自查。其间,湟源县公安局共出动检查组30个、警力150余人、警车25台次,督导检查场所单位116家。
突出重点时段。湟源县公安局按照“分时分段、突出重点”的原则,对上下班高峰期、夜间娱乐消费期等重点时段实施区域性、阶段性巡逻防控,特别是对夜市、烧烤摊等重点部位重点时段开展步巡,对夜间扎堆等可疑人员、可疑车辆重点盘查、逢疑必查。
突出重点部位。湟源县公安局围绕党政机关、广场、学校医院、小区、出租房、建筑工地以及易发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情形的夜市摊点等重要目标、人员密集场所和外来人员聚居地、治安复杂地区,重点部署巡逻处警车和巡控力量,采取“打卡式”“串联式”巡逻,提高巡逻密度和频次,确保重点单位、重要设施和人员密集场所等“软目标”的安全。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委宣传部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