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源:三项举措奋力开创和美乡村新局面
发布时间:2025-03-14 09:04:0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近日,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坚持系统整体推进工作思路,夯实工作责任,推动工作落实,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奋力开创湟源县和美乡村新局面。
精心部署高站位推动“开好头”
根据《青海省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要求,2025年湟源县和美乡村建设在各村申报、乡镇审核和县统筹推进乡村建设储备库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目标、乡村建设评估结果应用、村庄存量占比和项目合规情况等因素,兼顾最大限度与乡村产业示范村、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等涉农项目整合情况,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为重点,统筹提升村庄环境和村容村貌,协同产业发展,积极对接省市住建部门,争取项目支持,确定2025年湟源县在7个乡镇12个行政村实施和美乡村建设项目,项目预投资5250万元。
精致建设高标准谋划“布好局”
湟源县以“打造一批示范点、强化一批示范线、带动全域宜居宜业和美”为创建思路,充分运用好乡村建设评估结果,严格落实“谋划、规划、设计、建设”的工作要求,持续强化资源要素统筹整合,把乡村产业引入培育、存量资源盘活利用、人居环境条件改善、农村危旧房(抗震)改造等重点工作融入贯穿和美乡村建设全过程,切实做到统筹谋划、一体推进。
全面开展调查摸底。湟源县坚持“问需于农、问计于农、问效于农”,在村庄规划编制、建设任务确定、项目内容落地等环节,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尊重村民意愿,探索将直接受益的小型基础设施项目的选择权、建设权和管理权交由村民的实践路径,完成村庄评估报告12份;按照“一次性设计、分步(部)实施”的原则,高标准完成“1+12”项目建设方案,结合省、市和美乡村建设工作通知要求,制定《2025年湟源县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为做好乡村建设奠定基础。
明确整体建设思路。湟源县坚持无规划不审批、无审批不开工,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以“和美乡村+”为契机,在点上坚持因地制宜、依山就势,不搞大拆大建,最大限度保持河湟地区原生景观和村容村貌;在线上打造农文旅融合和美乡村示范线。由点成线扩面,形成“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效应。在面上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改造村庄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服务,从而实现点的突破、线的连通、面的覆盖,以点串线、以线拓面、遍地开花。
强化资金保障支持。湟源县以“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闲散少”资金,实行抱团取暖模式,为切实提高统筹整合深度和质量,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2025通过对接整合了污水管网、道路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等部门项目12项,整合资金8610.5891万元,形成“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工作格局。
精细管理高质量落实“起好步”
湟源县紧密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大以“三清、一改、治七乱”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抓问题、补短板,聚焦“长效管护”这个痛点难点,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提档升级,实现“增点扩面提标”,推动和美乡村建设由“点上开花”向“面上结果”转变。
在常态长效上发力。湟源县12个建设村充分利用施工未进场有利条件,已全面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整治以及拆除乱搭乱建等工作,各建设村目前共组织出动挖掘机、装载机、手扶拖拉机等车辆 10辆次,垃圾清理200立方米,拆除乱搭乱建4处,为全面启动建设和美乡村奠定良好基础。
在发动群众上发力。湟源县2月召开了县、乡、村三级动员会,全县统一思想,加大村级宣传力度。健全完善保洁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等制度,推广运用村规民约、红黑榜和“积分制+环境整治”等有效做法,着力推动乡村面貌展现新变化、新突破、新气象。
在督导监管上发力。湟源县严格落实项目实施主体责任,做好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管理,加强项目巡查检查力度;严格执行进度月报制度,对标对表,加快项目开工建设,倒排工期,提高资金支出率,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确保5月中旬全面开工。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委宣传部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