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源:倡导文明殡葬 探索奖补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3-14 17:02:5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民政局聚焦群众基本丧葬需求,以小切口为抓手,筹措资金推进村级殡仪服务站设施建设,并持续深化殡葬改革,不断创新奖补路径,推动移风易俗,切实将群众的“身后事”办成“省心事”“放心事”。
“之前居民办事,基本搭棚敲锣打鼓三天往上,事后垃圾也要安排人打扫,花了不少钱不说,还折腾人。现在亲戚们聚在村里的殡仪服务站一起办丧事,献花、上香、鞠躬、默哀……连头带尾3天,大家都一样,不攀比、没矛盾。符合节俭办丧的还能申请奖补资金,听说有1000块咧”。池汉村村民感慨地说。
湟源县大华镇池汉新村是易地扶贫搬迁村,辖区内有12个村,1300多户,超5000余人,是一个较大型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为解决小区群众在路边搭棚办丧等办丧难的问题,更好满足群众“逝有所安”的需求,2021年县民政局投入70万元在该村新建了全县第一个村级殡葬服务站,该服务站秉持“共建共享”原则,与周边村、小区共享共用,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发挥殡仪服务站的辐射服务作用,目前已辐射到周边5个村,3000多名村民受益,2024年殡仪服务站共办理丧事50余次,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操办丧葬活动中,坚持节俭简朴的原则,不大操大办,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不影响他人正常生产、生活,自觉维护人居环境,弘扬勤俭节约……承诺人若遵守条款,村委可补助办事家庭1000元。”在殡仪服务站运营上,湟源县民政局进一步审定完善村规民约,池汉村两委和红白理事会积极发挥作用,村民协商制定《池汉村级殡葬服务大厅制度》,以村集体经济补助的方式,为具有本辖区户籍逝者治丧,并严格遵守村规民约中移风易俗规定的治丧人发放每例1000元的奖补资金奖金。此创新做法社会效益明显,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也为倡导文明、节俭的殡葬新风树立了新标杆。
2025年初,湟源县民政局投资68万元新建的城关镇光华村殡葬服务站已投入运行,免费提供帐篷、大厅、桌椅、厨房设施等,预计辐射周边1500多名村民。光华服务站借鉴池汉殡仪服务站典型经验,同步实施文明治丧奖补办法,为进一步革除丧葬礼俗陋习,树立文明殡葬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湟源县民政局将持续加强村级殡仪服务站运营管理,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着力解决殡葬设施常态长效维护提升问题,引导属地更好发挥群众自治机制,切实在倡导移风易俗上“谋创新、树标杆、做表率”,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弘扬科学、文明、健康殡葬新风尚,不断提升殡葬服务管理水平,推动全县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委宣传部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