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明珠耀昆仑 | 青海格尔木:戈壁中的传奇(上篇)
发布时间:2025-03-18 17:12: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从昆仑山脉吹来的劲风,裹挟着岁月的雄浑与壮丽,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呼啸而过,化作推动城市前行的磅礴力量。
格尔木市区。格尔木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格尔木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多年发展的坚实积累,勇毅地迎接着时代的挑战,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戈壁起新城,天路铸脊梁
20世纪50年代初,格尔木还只是柴达木盆地的一个地域名称,没有具体的城镇或者定居点。
格尔木,这座因路而生的城市,其诞生的起点,是慕生忠将军带领着无畏的建设者们扎下的六顶帐篷。1954年,青藏公路的筑路镐声惊醒了沉睡的柴达木荒原。此后的几十年里,一代又一代格尔木人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以路为依托,开启了他们的奋斗征程。随着青藏公路的不断延伸,格尔木如同一只羽翼渐丰的雄鹰,迅速成长壮大。
修筑青藏公路。格尔木市委宣传部供图
格尔木市位于青海省西部,地处青海、西藏、新疆、甘肃的交通要道,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了青藏高原上重要的“旱码头”。来自不同地区的物资在这里汇聚、流转,格尔木如同一座坚实的桥梁,将广袤的西部地区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建政以来的70年里,格尔木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城市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经济发展蓬勃兴起。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格尔木逐渐展现出现代化城市的雏形。
格尔木市区。蔡得军摄
从驼铃声声的古道驿站,到青藏铁路全线贯通的“世界屋脊枢纽”,格尔木用70年时光,在海拔2800米的戈壁滩上浇筑出一座现代化工业新城。这一荣耀的背后,是无数格尔木人挥洒的辛勤汗水,是这座城市在时代浪潮中奋勇拼搏的有力见证。
聚宝盆里炼真金,盐花绽放产业林
大漠深处,“中国盐湖城”这块金字招牌闪耀着夺目光芒。地处其中的察尔汗盐湖,宛如一块巨大而珍贵的翡翠,静谧地镶嵌在茫茫戈壁之中。这片神奇的盐湖,以其令人惊叹的资源储量,成为了我国当之无愧的国家战略资源“保险库”。
回溯历史,1958年,在中国盐湖开发的征程中,察尔汗盐湖迈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中国第一袋钾肥在此诞生。这一袋钾肥,不仅是盐湖开发的起点,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从那时起,察尔汗盐湖便肩负起保障国家农业生产的重任,源源不断地为广袤的农田输送着丰收的希望。
察尔汗盐湖的采盐船。格尔木市委宣传部供图
时光流转至2024年,盐湖产业已蓬勃发展。盐湖股份犹如一艘在钾肥生产海洋中的巨轮,稳健前行。2024年,青海钾肥产量达到约6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5%左右。这一傲人成绩,彰显了其在国内钾肥行业无可撼动的龙头地位。
与此同时,在全球锂电新能源的热潮中,察尔汗盐湖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脉搏,积极投身于锂电新能源赛道。不仅串联起了盐湖资源的深度开发与高效利用,更是为“中国盐湖城”的未来发展绘制了一幅宏伟蓝图。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除了盐湖产业的蓬勃发展,新能源的力量也正悄然崛起。格尔木市东出口的光伏产业园内,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光热发电设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格尔木市的风力发电机。格尔木市委宣传部供图
2024年,格尔木在清洁能源领域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电力总装机达到1151.31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已达1076.3万千瓦,占青海省新能源装机的20.9%。
这一数字背后,意味着格尔木市极大地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不仅改变了格尔木的能源结构,更让这片戈壁焕发出新的魅力,成为绿色发展的典范。“追风逐日”“风光无限”的美好画卷,正在格尔木大地上徐徐展开。
绿洲新韵谱华章,聆听生态奋进曲
曾几何时,格尔木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片不毛之地,“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是对格尔木最真实的写照。时光流转,如今的格尔木已成为一颗璀璨的“沙漠碧玉”,绿色成为了这座城市最耀眼的底色,也孕育着无限的希望与可能。
格尔木市新区湿地公园的绿植。蔡得军摄
回溯往昔,慕生忠将军亲手栽下的第一棵新疆杨,宛如一颗希望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从此,新疆杨、青杨、柽柳、沙棘、沙枣、黑刺、河北杨等适生树种如繁星般点缀在这片土地上,逐渐形成了一道道坚固而美丽的生态防护体系。它们不仅是绿色的守护者,更是格尔木人绿化初心的见证。
走进如今的格尔木,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红色、粉色、黄色的繁花竞相绽放,花香四溢,花色绵延。曾经单一的杨树、柳树、柽柳,已被杏花、丁香、刺玫、海棠、芍药等各类花卉所取代,争奇斗艳,美不胜收。各条街巷用不同的色彩和造型诠释着“绿”的丰富内涵,“四季有绿、三季有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将军“眼”里的那一抹绿。蔡得军摄
随着格尔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周边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湿地和湖泊,渔水河湿地、清水河湿地、金鱼湖湿地、小岛湿地公园……形成了城市生态湿地群,先后获得“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称号。
2024年,格尔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7.3%,PM2.5平均浓度值为21微克每立方米。在光伏园区,草方格锁住流沙,板下牧草摇曳,构建起“蓝色光伏海+绿色生态链”的独特景观。
如今,在格尔木的大地上,一棵棵树苗昂然挺立,一片片绿荫铺展蔓延。它们诉说着高原人的梦想,诠释着格尔木人的坚韧。未来,格尔木将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无畏的胆识魄力,持续推动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成就更加壮美的高原之美。
格尔木市区。蔡得军摄
回望即将过去“十四五”,格尔木以“四地”建设为舟,破浪资源型城市转型深水区。在昆仑山与盐湖的交响中,这座被赋予“省域副中心城市”使命的高原新城,正在书写新的传奇……
文/蔡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