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度观察

瀚海明珠耀昆仑 | 青海格尔木:谱写丝路新章序曲(下篇)

发布时间:2025-03-25 16:09:3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巍巍昆仑雄山横空出世,滔滔格尔木河奔涌不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这座镶嵌在柴达木盆地的明珠城市,凭借其独特的地理坐标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坚定地阔步前行。

“十四五”期间,格尔木市巧妙地将自然之美、治理之智、团结之力熔铸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在苍茫戈壁上精心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

文旅融合:昆仑神韵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格尔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得天独厚地坐拥昆仑山、察尔汗盐湖、胡杨林等世界级自然景观,同时承载着昆仑文化、盐湖工业文化等深厚的人文积淀。近年来,格尔木市紧紧抓住文旅融合这一关键契机,将丰富的资源优势巧妙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动能,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品牌。

游客在察尔汗盐湖游玩。蔡得军摄

在昆仑山脚下,格尔木市匠心独运地打造了昆仑天街和昆仑圣境,巧妙地将古老的神话传说、震撼人心的地质奇观与生态保护有机融合,精心建设昆仑山地质公园、昆仑文化博物馆,让游客在亲身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般伟力的同时,能够深入领略昆仑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格尔木市还十分注重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每年盛大举办的“昆仑文化旅游节”,通过精彩纷呈的歌舞表演、独具匠心的非遗展示、令人垂涎的美食体验等活动,集中展现了藏族、蒙古族、回族等多民族的文化魅力。

“这种深度融合不仅为游客带来了独特的体验,更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对昆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昆仑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旅融合的方式,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更多人了解并记住这片土地上独特的文化符号。”格尔木市文体旅游广电局负责人说。

微型舞台剧《慕生忠将军“两路”精神》在格尔木市首演。格尔木市文旅局供图

“十四五”期间,格尔木市抢抓文旅产业发展新机遇,全面融入全省“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格局,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为抓手,认真落实“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重大要求,围绕“一纵一横两点三核多业态”文旅发展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动力转换,文旅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从“等风来”,到“乘风起”,格尔木市努力让“一阵风”成为“持续火”,让“流量”变为“留量”,不仅激活了城市活力,还为周边农牧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带动了他们的收入增长,助力乡村振兴。

城市基层治理:绣出精细化管理的“戈壁明珠”

格尔木市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将基层治理视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石。近年来,格尔木市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创新之路,通过数字化赋能、居民自治等一系列有力举措,成功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治理格局。

河西街道建安社区各族群众最美笑脸集合。蔡得军摄

在格尔木市西城区河西街道,“柳韵领航幸福河西”党建品牌广为人知,将联防联控、为民服务、法治宣传、矛调化解、居民自治等融入平安建设“网”中,通过织好“五张网”全力抓好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做到以网格促服务、以服务促和谐,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幸福度、满意度和安全感。

“各位居民,我们都要从自身做起,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争做文明市民……”在格尔木市河西街道建安社区,网格员化身为社区的“小喇叭”,通过“软劝导”的方式,以听促做,向居民发出倡议“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倡议,在潜移默化引导居民规范行为,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以点滴的细节推动文明风尚的形成。

“我们以‘祥和建安’党建品牌为引领,倾心打造了‘邻里茶舍’,每月定期组织开展‘我为社区来献策’主题活动,积极邀请辖区居民群众到茶舍来聊一聊,在‘一杯茶’里听社情民意、解急难愁盼、话社区治理。”建安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冯亚科说,这不仅激发了工作人员想问题、干事情的积极性,更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冯亚科(左)介绍情况。蔡得军摄

近年来,格尔木市以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为目标,坚持改革赋能、分点突破、系统集成的理念,着力在“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方面下功夫,全方位提升社区减负工作实效,打造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民族团结:浇灌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幸福之花

格尔木市是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哈萨克族等30多个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处,共同谱写着民族团结的美好篇章。近年来,格尔木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方位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长江源村,原处于海拔近5000米的唐古拉山镇沱沱河地区。2004年,为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政策,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128户407名群众从沱沱河地区搬迁至格尔木市南郊的移民定居点,也就是现如今的长江源生态移民村。

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的群众载歌载舞。格尔木市委宣传部供图

八月的长江源村,天高云淡,绿树葱茏,鲜花盛开,处处是和谐、发展的景象。走进长江源村,放眼望去一片片鲜艳的国旗迎风飘扬,户巷村道干净整洁,空气中散发着酥油糌粑的香气,村民脸上幸福笑容的背后是长江源村人民的幸福日子,是长江源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共同维护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

说到长江源村的发展,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道路两边大大小小的商铺,汉族超市、清真餐馆和藏族特色商铺应有尽有,每个商铺的名字和装饰均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

长江源村。格尔木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长江源村,一个个民族团结故事,见证着各民族在生活、经济和文化上交往交流交融,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更加有力地推动着经济发展。长江源村先后荣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族团结示范村”“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等称号。

一项项荣誉背后,是格尔木市民族团结进步的一个个缩影,也是格尔木各民族同胞共同奋斗的身影。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格尔木市正以文旅融合彰显城市魅力,以基层善治夯实发展根基,以民族团结凝聚奋进力量。这座昆仑山下的城市,如同璀璨的明珠,在新时代的阳光下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文/蔡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