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深度观察

喀斯特绿洲交出十年绿色答卷

发布时间:2025-03-28 11:14:23 | 来源:云南日报 | 作者:张文峰 | 责任编辑:吴一凡

3月26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举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十年实践”新闻发布会,发布十年来这片喀斯特绿洲书写的绿色答卷。

环境质量持续稳中向好。十年来,文山州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连续十年达98%以上。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加强以普者黑湖、盘龙河为重点的“一湖一河”保护治理;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处理和达标排放监管。重点河流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基本保持在100%,18个县级以上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300余万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保障。

产业“含绿量”“含金量”不断提升。2015年以来,文山州坚持创新引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拓展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积极构建“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合金铝—再生铝—铝灰渣综合利用”绿色铝全产业链集群,建成绿色铝产能343万吨,签约落地铝加工设计产能690万吨,2024年铝工业产值超过800亿元,就地合金化率达61.15%,产业综合能耗强度较“十三五”下降32%。加快构建“1+4+N”高原特色农业体系,实施粮经协同种植,加强产业化投资和品牌培育,中药材、蔬菜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一,累计完成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637个,54个企业和产品入选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累计增长71.29%。三七产业被列为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以三七为主的中药材在地面积245万亩、生物医药加工企业40户,综合产值累计增长209.26%。持续推动以普者黑、坝美为重点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创新打造六郎城·仙草秘境特色旅游地,西畴香坪山康养实训基地等一批优质项目投入运营,全州接待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分别累计增长339%、460%。

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实施精细化用能预算管理,鼓励企业大力开展清洁能源消费替代,全州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稳步提升。持续加大对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和落后产能淘汰,云锡文山锌铟冶炼、神火铝业等6户重点用能企业主要产品能效达到行业先进水平。2015年以来,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367万吨。抓好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2024年每万元GDP用水量为70.1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50.6%。

扩绿、兴绿、护绿并举。文山州结合区域森林、草原和石漠化生态系统现状,科学推进国土山川绿化行动,2015年以来,完成营造林560.45万亩;深入推进“一人十树,一村万树”三年行动,将义务植树与“绿美文山先锋行”活动紧密结合开展,2015年以来,完成义务植树7433万株;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化林修复、陡坡地治理等方式,落实林草石漠化治理措施,有效改善岩溶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2015年以来,实施林草石漠化治理项目200.55万亩,石漠化面积较2016年净减少340.2万亩。石漠化治理经验入选自然资源部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抓牢特色产业发展,按照“1+3+8”的林草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八角、油茶、蒜头果等特色产业,全州在地油茶97.98万亩、八角98.51万亩、蒜头果4.19万亩,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2024年,全州完成林草产业总产值271.87亿元,是2015年的3.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