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尖扎:推动“农体文旅商”产业融合发展 驱动乡村振兴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5-04-02 12:45:1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去年以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将“农体文旅商”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统筹资源、集中要素、整合力量,对县域内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等进行全面统筹;在农业生产、体育赛事运营、文旅项目开发、商业布局等方面,集中关键要素,实现农体文旅商产业多维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新动能。
全方位谋篇,构建融合发展新格局。尖扎县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健全产业融合发展责任体系,全力抓实“五业”融合发展。一是加强组织推动。县委、县政府压实全州唯一一个“农体文旅商”试点县工作责任,立足气候、区域、资源优势,及时研判当前市场复苏趋势和消费提振的发展形势,7次赴天津、浙江等地开展学习交流和宣传推介活动,借鉴成功经验与先进做法,22次邀请县内外专业学者开设知识讲座,开阔眼界,明确方向,总结提炼近年来的工作经验,推动“农体文旅商”产业融合发展工作走深走实。二是完善制度机制。及时成立尖扎县“农体文旅商”产业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科学制定《尖扎县“农体文旅商”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方案》,聚焦尖扎文旅、体育、民宿、特色农产品优势特色“四大品牌”,压实农牧、文旅、工信等部门工作责任,明确6方面16条具体任务,着力提升尖扎特色农业、体育、文旅和商务融合的综合竞争力。三是凝聚工作合力。县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24次深入一线,5次专题部署,协调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发展等50余项难点困点问题。农牧、工信、文旅等部门根据自身职责,细化分工、协同联动,有序推进一体化融合发展。各乡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创新开展“五业”融合发展行动,助力农牧民群众增收,形成了县级统一指导、部门分工负责、乡镇协同配合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
全业态融合,打造融合发展新典范。始终紧紧抓住省委产业“四地”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新型融合业态,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一是聚焦农业立县。积极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按时完成各项相关整治任务,建设5000亩高标准农田,打造麦类良种繁育基地和油菜品种示范基地2100亩,为农业生产奠定坚实基础。大力推进品种改良技术推广,选定牦牛人工授精改良点20个,投资580万元建设尖扎山羊繁育中心,粮食产量、牛羊猪出栏量和水产品产量实现剧增,有效保障了市场的稳定供应。成立箭乡臻品专业合作社联合体,推动尖扎农特产品创品牌、促增收。二是聚焦体育强县。积极打造“体育 +旅游”“体育 +文化”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举办“青超联赛”“小拳王争霸赛”尖扎主场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和农畜产品企业参展工作,尖扎-化隆首届黄河“欢乐跑”大赛、尖扎特色民族射箭赛、尖扎滩乡赛马会、坎布拉镇徒步大赛等特色体育赛事活动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坎布拉休闲体育小镇“五彩神箭”体育场,举办职工游泳赛、“县BA”等体育赛事活动,进一步激发体育特色小镇的创新活力,擦亮了本县体育赛事的地标品牌。三是聚焦商贸活县。坚持线上线下联动等多种销售方式,积极拓宽黑青稞饼干、布拉梨汁、牦牛肉干、人参果等农特产品销售网络。通过举办“寻味尖扎”特色美食街、参加青洽会“嗨购节”等9场次尖扎农特产品系列展销推介活动,加强与外界的商贸交流与合作。同时,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激发市场活力,在江苏云南等地设立多个农牧产品销售点,推动“箭乡臻品”走出尖扎县,走向广阔的市场。四是聚焦文旅兴县。聚焦“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战略部署,主动融入“一芯一环多带”旅游发展格局,推动昂拉千户府爱国统一战线实践教育基地和拉茂德乾爱国主义教育馆建设进度,推进黄河风情、神箭文化、乡村生态、高原康养等多线路旅游并进。成功打造28个乡村文化旅游景点和黄河风情游等5条经典环线,为游客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旅游选择。通过挖掘本地文化内涵,培育壮大特色文化产业,推动“神箭之乡”“青海小三亚”等特色品牌破圈出彩,提升了本县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与美誉度,2024全年累计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9.4亿元。
全要素统筹,培育融合发展新动能。始终将要素保障置于关键位置,通过健全完善各项要素,为“农体文旅商”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动能。一是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关键要素来抓。投入5.84亿元实施城镇防洪、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39项。全面增强了城镇公共服务能力。实施6个和美乡村、54户农牧民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工程,完成27项民生项目和 69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城乡建设实现提档扩面。抓好“三青三改”和“创城”“创卫”工作,扎实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营造了舒心的城乡环境,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撑。二是着力宣传推广推介。高度重视预热宣传工作,连续两年举办“向春而行”系列推介活动,加强与中央和省姮媒体沟通联系,邀请国家地理杂志社拍摄制作文旅宣传专题片,充分展示本县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特色。协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鹿鸣课堂”首次线下公开课,邀请英雄航天员刘洋、《新闻联播》主播康辉专题授课,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打造“官媒 +新媒体”的宣传矩阵,从多角度、多维度进行顶流推介,提升了“灵秀尖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着力完善联农机制。以促进群众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研发囊撒氆氇、纯正药香等具有尖扎地域特色的产品,依托农牧区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电商物流体系,推动县域快递物流向农牧区延伸。以“青恰会”“津恰会”等活动为契机,参与产品推介活动11次,开展“线上+线下、电商+助农”直播促消费活动7次,销售特色产品8400余单,销售金额达60余万元。创新“文旅 +村集体 +群众”运营模式,为有效提高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能力,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全县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100余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2024年全县87个村集体经济全部实现“破零”,51个村实现“一村多业”,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5%,达到24586元。
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