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青海湟源:强党建促引领 探索产业赋能共富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04-09 15:31:5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近年来,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积极探索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与乡村振兴互促互融,蹚出了一条从“帮富”到“共富”的湟源路径,一个个帮扶车间变身为“共富”工坊,用心用情用力引领群众走好增收致富路。

育链——技能赋能激活内生动力

将党建嵌入技能培育链条,变授鱼为授渔,实现“扶志”与“扶技”同频发力。如县女子职业学校党支部以皮绣技艺培训+订单回收为主线,采用“村党支部+公司+上门培训+农户+订单回收”的发展模式,通过联合湟源县文体旅游局、县就业局支持,研制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收藏品、旅游产品、文创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市场需求,吸纳近百名绣娘就业。

波航乡南岔村皮绣坊、非遗排灯工坊,日月藏族乡兔儿干、尕庄、大茶石浪、小茶石浪、本炕、莫多吉、哈城,申中乡庙沟村刺绣坊等10个“指尖工坊”,将培训课堂搬到群众家门口,为农村脱贫人口、留守妇女、残疾人等3000余人群体免费提供实操培训的基础上,提供原材料,回收培训作品,带动就业增收,人均增收2000元。

强链——抓产促销畅通城乡循环

立足青海产品优势和江苏品质需求,大力推广“河湟田园·日月臻品”品牌,深入挖掘消费潜力。充分利用“政府搭建平台、市场规范运作、社会共同参与、消费者与企业互利共赢”的工作模式,创新开发全县统一消费帮扶APP,设立湟源臻品六合体验实体店,大力支持一颗藤、小茶牧场、六合实体店等企业精准对接东部市场需求,不断发展牛羊肉精细分割、熟食加工等产业链,做好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延链”文章。

同时,通过参加对口支援协作合作地区商品展、农业嘉年华展销会及实体体验店和线上APP营销等形式,向东部地区推介本地特色农畜产品,实现线上直播、线下展销同发力,为进一步拓展农牧产品营销渠道、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奠定扎实基础。

联链——组织共建破解发展瓶颈

调动县域晟瑞物流有限公司党支部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性,依托园区产业孵化园(东西部协作产业园),瞄准乔穆杰玛等5家企业加快发展订单农业的契机,以“党建+线下实体+电商+快递服务站”模式,通过“快手”“抖音”等电商平台宣传并销售县域特色农牧产品。

同时,扩建该企业物流仓储中心、建设冷库、对县域26个快递服务站进行提升改造,实现承揽全县快递业务约80%,吸纳群众就近就业86名,人均增收5500元,引领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新兴领域组织在南京、上海等开设集牦牛肉、藏羊、陈醋等农畜精深加工产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丹噶尔皮绣等特色旅游产品实体体验店,拓宽县域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和规模,实现党建链与产业链“双链融合”。

固链——村企联建夯实共富根基

依托新兴领域党组织联建机制,培育“党建引领——集体增收——群众共富”的良性循环链,因地制宜探索产业发展路径。发挥青海波航集装袋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加工密集型企业这一特点,在波航乡甘沟村打造支部共建、村企联动的“支部联建帮富车间”,通过“党建+”模式,送岗上门,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25人(脱贫户4人)稳定就业,月均增收3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累计增收11.7万元。

为进一步增强、放大该企业吸纳劳动力优势效应,按照巩固、复制现有成熟帮富模式,2024年在日月乡兔尔干村和巴燕乡下胡丹村2处建立帮富车间,吸纳更多村脱贫户、留守妇女就业,有效扩大帮扶效应。

暖链——服务下沉凝聚治理合力

以更好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成立县级新兴领域党建联盟红色综合体志愿服务队、“夏都红骑手”志愿服务队1支,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网约配送员变身为“服务帮手”、转型成为“治理好手”。

同时,做实关爱凝聚服务,选树县域美团负责人1名为西宁市“夏都先锋红骑手”,建立定期诉求收集反馈机制,完善“夏都红骑手”爱心驿站服务功能,着力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推动“党建+公益”常态化。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