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湟源:春风执笔绘新卷 解码文旅破题新势能
发布时间:2025-04-17 15:56:3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秉持“以文化旅游定义定位城市”的发展理念,紧扣“一芯”支撑服务保障“一环多带”战略布局,聚焦“内容产品化、产品客源化、客源业态化、业态产业化”的转型升级路径,通过深度挖掘春季特色旅游资源与年俗文化内涵,多维度培育春季文旅品牌,着力构建以文化体验为核心、特色产品为载体、产业集群为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政策撬动春游热,双景联动促循环。紧贴春季旅游市场特点,制定印发《春季文旅破题攻坚方案》,提高春季旅游工作整体效能,构建“文化引流—消费留量—产业增值”良性循环。充分发挥消费券“杠杆”作用,统筹东西部协作资金25万元,发放消费券7000余张,覆盖景区、商户百余家,有效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推出古城丝路之光灯展、宗家沟冰雪游“畅游双景区立减10元”优惠政策,延长旅游消费链,全力推动文旅消费业态升级。一季度,全县累计接待省内外游客102.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551.5万元,分别同比增长44.4%和33.6%。
业态焕新聚人气,聚集品牌引客来。打造丹噶尔古城沉浸式文旅矩阵,完成“第二届青海丹噶尔东西部协作双年双灯展”4大展区共37个灯组,创新开设城墙“丝路之光”赏灯路线;引进夜间经营摊位40个、特色商铺2家、自营店7家,统筹停车位680个,进一步完善要素保障。采用“政府搭台+第三方运营+村集体收益”管理运营机制,以“丹城宿集”品牌为抓手,通过资源整合“引流入城”,打造青海省首家花筑酒店“和平驿站”样板民宿,于2月份正式营业,入住率达55%以上,成功探索“闲置资金”“文旅产业”的有效转换路径。同时,与“大乐之野”民宿品牌完成古城民宿“丹城宿集”第7—9期战略合作签约,有效填补湟源县精品民宿空白,为游客提供“宿在古城、夜赏灯会”的沉浸式文旅新体验。
跨域合作拓市场,文化赋能促融合。赴兰州参加“2025首届西部文旅产业资源采购大会”,与陕甘宁川青近70余家旅行社达成签约合作,推动文旅产业跨区域合作交流,加大优质旅游产品服务供给。推出雪豹、丁香花、文成公主主题盲盒、玩偶、冰箱贴等系列文创产品1000余份,实现“消费量”转化。拍摄制作《千里情缘》MV,展现援青干部奉献精神与两地文化、风景的交融之美。电影《开心岭》在丹噶尔古城正式开机启动拍摄,计划历时两个月,深度取景古城、日月山、下寺村等标志性景观,预计10月全国公映,进一步扩大湟源文旅品牌影响力,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深度融合。
百场活动惠民生,全媒矩阵塑品牌。健全“1+X”“2+N”文旅活动体系,继续探索创新“以文引流、以文惠民”“以赛为媒、以体促旅”活动模式。依托元旦、春节等节庆节点,推出第二届青海丹噶尔双宁双灯展、“河湟春曲·幸福湟源”原生态河湟民俗文化大巡展、“二月二”舞龙展演、庆三八等各类文化活动280余场,惠及群众达80万余人次,“贾大爷”“敬德洗马”新晋“热点”,持续引客来源。完善“线上+线下”双渠道,精心推出春季主题旅游产品3款,发布微信公众号资讯160篇,累计浏览量达6万人次;视频号、抖音短视频83条,总播放量37万次,完成小红书官方认证,并发布精品推文3期实现主流媒体平台全覆盖。“双宁双灯展”、丹噶尔古城万人品腊八民俗活动、日月山景区轮番荣登央视,吸引全国超200万人关注。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委宣传部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