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青海湟中:检疫执法全覆盖 森林安全有保障

发布时间:2025-04-22 15:27:0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为切实加强林业植物疫情源头防控,保障春季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安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森防站严格按照《植物检疫条例》及上级部门部署,于2025年第一季度全面开展苗木产地检疫工作。

全面开展苗木产地检疫。产地检疫前期,湟中区森防站工作人员以乡镇为单位,对全区种苗基地、育苗大户、木材经营加工点等场所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核查苗木来源、品种及病虫害情况,做到底数清晰,方向明确。产地检疫工作实行报检制、协议制,对辖区内育苗单位及个体户的育苗面积、品种、数量逐一登记造册,做到应检必检。检疫人员严格按照技术规程现场抽样检查,对无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苗木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对发现问题的苗木下发《检疫处理通知单》,并指导育苗户限期整改。截至目前,签订《林业种苗调运监管告知书》等协议20余份,完成产地检疫面积564.1亩,检疫各类苗木397.6404万株(丛),其中杨、柳、榆及花灌木37.0614万株(丛),云杉等针叶树295.42万株,做到疫情源头有效管控。

强化木材及木质包装物检疫执法。针对松材线虫病等重大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对区域内木材市场、加工厂等开展专项排查,签订《西宁市湟中区2025年木材及其制品、木质包装材料检疫告知书》《协议书》10余份,发放防控宣传手册300余份,严防通过木材流通传播病虫害。

完善检疫档案与技术支撑。规范填写档案材料,现场拍摄影像资料存档备查。同时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控咨询微信群”,为育苗户提供实时技术指导,解答检疫流程、病虫害识别等疑问。先后组织8名检疫人员参与省、市级技术培训,重点学习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方法,强化“早发现、早防治”能力,技术能力持续提升。

多渠道宣传提升防控意识。通过造林工作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检疫动态及防治知识,结合现场宣传活动发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手册》500余份,覆盖林农及企业负责人100余人次,营造“群防群治”氛围。同时,与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严控外来生物入侵风险,协作机制逐步完善。

下一步,湟中区森防站将进一步压实行业监管责任,继续以“源头防控”为核心,锚定目标、创新方法,推进产地检疫“三步走”。一是持续加强监测预警:扩大森林巡查范围,重点关注松树、杨树等易感树种,运用无人机等科技手段提升监测效率。二是深化检疫执法力度:对违规调运、无证经营等行为依法查处,强化木材检疫监管。三是推进防控知识普及:结合各类活动,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宣讲课堂”活动,提升公众参与度。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委宣传部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