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兰青铁路(青海段)集中修施工实现“五个首次”
发布时间:2025-04-23 14:11:2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兰青铁路(青海段)自3月16日开展集中修施工以来,青藏集团公司发挥“大兵团”作战优势,加大新设备投入力度,强化对施工协调、计划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兑现、问题分析等重点、难点关键点的卡控,创造了青藏集团公司集中修施工作业多个五个首次,为高原铁路养护带来了新的变革与突破。
首次采用HGCZ - 2000型换轨车成段更换钢轨
HGCZ - 2000型换轨车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无缝线路钢轨更换机械,集钢轨更换、扣件回收于一体,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最高作业速度达到每小时10公里,每公里自动吸附回收扣件可达到3.5万个。以往人工换轨,更换1公里长的钢轨要1个多小时,且至少需要100人参与,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而HGCZ - 2000型换轨车仅需30分钟便可更换1公里长钢轨,每公里作业效率提升了3倍,还能节约30至50人,收料功能更是可以节约时间约20分钟。凭借其高效精准的作业能力,实现了日进度1.5-2.5km,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标志着高原铁路换轨施工从劳动密集型的“人海战术”向技术密集型的“机械战术”成功转变。
首次采用区间 +站内成段换轨模式
兰青铁路地处进藏入疆的咽喉区段,客货运输生产十分繁忙,线路站场环境复杂。区间与站内的情况各有特点,区间线路相对规整,但作业时间受列车运行间隔限制;站内则存在道岔、信号设备等,施工难度更大。此次创新采用区间 +站内成段换轨模式,施工团队需要精确规划施工流程和时间节点,协调各部门、各工种之间的配合。施工前通过详细勘察和模拟,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提前对站内的设备进行防护和迁移,区间则利用列车运行的短暂间隙进行高效作业。这一模式的成功应用,为青藏集团公司今后类似复杂环境下的铁路换轨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首次参与国铁集团管理的重点线路集中修
为确保施工安全有序,调集了焊轨车、长轨运输车、挖掘机、捣固车、快速换轨车等49台大型养路机械设备,发动500余名干部职工参与到此次集中修换轨施工作业中,科学制定“一天窗一方案”、“一站一方案”、“一岔一方案”,重点从职责分工、现场指挥、协同作业、应急处置、质量验收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安全卡控。施工过程中,各部门紧密配合,严格按照方案执行,每日施工结束后,都会对当天的施工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及时调整优化施工方案。通过参与国铁集团管理的集中修,不仅提升了集团公司自身的施工管理水平,也为整个国铁系统的集中修工作贡献了高原智慧和力量。
首次实现道岔轨件焊缝结构升级
道岔是铁路线路中的关键设备,结合闪光焊具有焊接接头强度高、韧性好、焊接变形小等优点,首次采取整组道岔(岔心除外)均以闪光焊代替传统的铝热焊,对道岔轨件进行精准焊接。焊接前,对轨件的尺寸、形状进行严格测量和匹配,确保焊接的精度;焊接过程中,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精确控制焊接电流、电压和时间等参数,保证焊接质量的一致性;焊接后,对焊缝进行严格的探伤检测和机械性能测试,确保焊缝质量符合高标准。道岔轨件焊缝结构的升级,大大提高了道岔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为列车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首次实现天窗内区间卸长轨11对
在有限的天窗时间内完成区间卸长轨任务,需要高效的组织协调和精准的操作。施工团队提前制定详细的卸轨计划,对卸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在卸轨过程中,利用吊车等设备将长轨从运输车上平稳卸下,并按照预定位置准确放置在道床上。同时,安排专人负责现场指挥和安全防护,确保卸轨作业安全有序进行。这一成果的取得,提高了施工材料的运输和卸载效率,为后续的换轨施工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供稿供图 胡艳梅 魏征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