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祁连:“生态研学专航”开辟青藏高原研学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5-05-06 14:05:4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为深化“生态+文旅+航空”融合发展,助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联合青海机场公司、青海师范大学共同开通“天境祁连”最美航线生态研学专航,通过“高空俯瞰生态画卷+地面深度科考”的创新模式,将航空资源与生态教育深度融合,开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教育的空中探索之旅。
近日,祁连县生态研学专航迎来了首航乘客-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55名学生及教师团队。
初到祁连,师生们无不感叹于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共同构筑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生态画卷。这里不仅拥有峡谷、冰川、草原、雪山、草甸等得天独厚的地貌景观,雪豹、黑颈鹤、白唇鹿、马麝、蓝马鸡等20余种国家保护动物在高山灌丛与森林草甸间自在栖息,独特的垂直地带性孕育了立体生物基因库,便利的航班一站直达,是理想的生态研学目的地。
连日来,青海师范大学的师生先后实地前往祁连县红色研学基地、祁连县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卓尔山、阿咪东索景区冰沟林海露营基地、黑河大峡谷、天境圣湖景区等地,运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全球定位与导航系统(GNSS)、遥感(RS)(简称为“3S”技术)等技术,就“天空地一体化数据采集”等课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系系主任、副教授、带队教师夏兴生表示,祁连县拥有清晰的地质演化特征和壮丽的地貌景观,峡谷、冰川、草原、雪山、草甸等自然奇观为学生提供了绝佳的地理考察样本。同时,作为全国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示范基地和全省最大的林麝养殖基地,祁连县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农畜产品追溯体系等实践案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现实中的应用。此外,这里丰富的旅游资源与民族文化为研学、实习调研增添了人文内涵,也内嵌了红色精神传承等内涵。
“通过实践调研,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还能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的平衡关系,增强生态文明意识,真正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也为后续基于遥感技术等手段开展全面的资源环境调查奠定了野外工作基础。”夏兴生说。
近年来,祁连县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州关于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以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祁连片区建设为契机,持续开展自然研学、科普教育、文旅体验等生态研学活动。以“一地一馆一路一书一盟一剧一课”红色研学矩阵为载体,建成以红西路军历史为主题的红色研学基地,推出阿咪东索林海红色文化生态徒步线路。利用祁连山国家公园长期科研基地、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生态管护站等平台,把自然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打造了一批有亮点、有解说、有体验、公众参与度高的生态研学基地。同时,诚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研学团队围绕“生态研学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低空经济发展”等主题内容开展专题研学活动,为祁连低空经济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生态研学发展提供创新思路与决策参考。
生态研学专航的开通不仅展现了祁连县“航空+研学”的创新模式,更成为观察其红色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鲜活样本,标志着祁连县在生态教育和红色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创新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文/尹耀增 图片由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