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新闻

青海贵德:春风拂过“荒沟沟”,土豆开出“致富花”

发布时间:2025-05-07 11:24:0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春风拂绿野,农时催人忙。走进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尕让乡大磨村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热火朝天的劳作场景,农户们弯腰覆膜、点种培土的身影与蓝天黄土交相辉映,一垄垄覆着地膜的田块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春风里涌动着蓬勃生机。

image.png

眼下正是马铃薯种薯繁育的黄金期,大磨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立足乡村振兴,积极谋划大磨村规模化马铃薯种植和小千户自驾游营地项目,村“两委”班子“冲锋在前”,盘活九龙沟、小千户等闲置土地资源,探索“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路”,为全年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大磨村党支部书记王文俊说“我们村在乡政府规划的‘一环两线’分岔点和交接点,借助打造精品旅游环线的契机,我们村也想发展发展。但是,村集体基础弱、底子薄是我们的短板,要想发展壮大还是要以农业为基础,生态旅游为重点,努力争取项目资金,不断推动乡村振兴”。

image.png

以前的九龙沟农用机械上不去,是村里谁都不愿耕种的“荒沟沟”,在村“两委”的带领下,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青壮年劳动力、脱贫户、志愿服务队等,将以前撂荒的旱地重新平整、松土、播种、除草、浇水、施肥、采挖,并拓宽田间道路,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让九龙沟变成如今大家都愿意种的“致富田”。

村妇联主任说:“村集体种植有需要务工的时候,大家都会来做短工,一个工就有120元收入,干的好的一年下来能有四五千的收入,真正实现了村民家门口就业的愿望。而且以工代赈的方式,不仅带动了大家的热情,还能让在家照看孩子和老人的妇女同胞增加收入,顾家和挣钱‘两不误’。”

image.png

从“零散种植”到“连片种植”,小小土豆的“蜕变记”,正是当地促进农民增收的生动缩影,马铃薯集中种植规模化初步成形,随之而来的“销售难”成了所有村民的一块“心病”。村“两委”多次到县上菜市场、商场等地寻出路,但是本地市场几近饱和,眼看成堆的马铃薯无处销售,村“两委”转变工作思路“化整为零”,村干部用农用车走村串巷,拉着马铃薯出去售卖。2024年通过集中批发和零散销售的方式,村集体马铃薯种植收入约有5万元,大磨村农业生产的新鲜血液正在释放发展壮大的新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大磨村种植生长过程无需打农药,从源头上保证产品绿色、安全。同时,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使得马铃薯口感软糯香甜,品质非同一般。凭借着好品质,不断有买家上门采购,口碑也是一路向好,更是有西宁市区的菜市场联系购买,村民们辛苦的付出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image.png

下一步,大磨村将“趁热打铁”扩产业,依托地理区位优势,继续扩大马铃薯集体种植规模,打造特色农产品“金招牌”,同时积极争取小千户自驾游营地项目,形成农业和旅游业双向发展,在乡村全面振兴的画卷上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委宣传部供稿供图